導讀:發燒、咳嗽、咽痛……隨著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季的到來,不少人反映自己或孩子出現了呼吸道感染癥狀。據媒體報道,多地醫院兒科門急診...
發燒、咳嗽、咽痛……隨著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季的到來,不少人反映自己或孩子出現了呼吸道感染癥狀。
據媒體報道,多地醫院兒科門急診、發熱門診、輸液室等擠滿了患者。
北京天壇醫院兒科門診等候區。
近期,多家醫院門急診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有患者稱在醫院急診排了五六個小時。患者中兒童居多,但也有不少成年人“中招”,特別是老年人。
除了大眾較為熟知的支原體肺炎感染、流感、新冠病毒感染,還包括細菌感染、諾如病毒感染等。
專家提醒,需警惕肺炎支原體與腺病毒、肺炎鏈球菌等其它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混合感染。
此外,健康中國也發出提醒:預防重在做好防護措施,必要時戴口罩。
發熱門診排隊
兒科門急診爆滿
近日,邵女士帶著咳嗽了10天的兒子來到北京兒童醫院。當他們中午趕到醫院末梢采血窗口時,外面已排起了長隊,號碼條上提醒,“您前面有95位。”
北京兒童醫院末梢采血窗口外排起了長隊。
同樣被就診人數驚訝到的還有桃女士一家。當他們從北京通州來到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簡稱“兒研所”)時,急診已經排到了900多號。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了南方地區,且并非只有兒童“中招”。“我院對有發熱、咳嗽的患者所在的發熱門診就診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近半月來發熱門診患者有所增加。”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年齡越小
混合感染風險越大
中疾控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稱,今冬明春我國可能會面臨流感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風險。
據報道,北京天壇醫院兒科醫護們最近忙得不可開交。該院一名兒科醫生告訴記者,兒科門診候診患者數每天可能在四五百個,較以往增加了三四倍。“現在還沒到轉折點。目前主要是肺炎支原體感染,還有一些嬰幼兒容易合并病毒和細菌感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都有散發,目前病例不多。甲流、乙流最近也開始有陽性的了。”
盧洪洲介紹,國慶節過后,其所在醫院就診患者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核酸檢測結果顯示,核酸檢測陽性率最高為肺炎支原體(34.33%),其次是甲型流感病毒(12.17%)和乙型流感病毒(5.79%),呼吸道腺病毒(2.76%),呼吸道合胞病毒(2.03%)。
他提醒,腺病毒和肺炎鏈球菌等可以與支原體混合感染,且患兒年齡越小,混合感染的風險越大。如果合并支原體感染,患兒的癥狀將會加重,家長應提高警惕。
四川疾控重要提醒
10月31日,四川疾控官方微信發出提醒:近期呼吸道疾病高發,公眾需警惕!詳情如下:
入秋以來,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進入了高發季,尤其是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病人不在少數。面對“來勢洶洶”的呼吸道傳染病,公眾該如何應對?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典型的臨床表現是急起高熱、干咳、鼻塞、流涕、咽喉痛,同時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預防措施
1.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對于6月齡內無法接種的寶寶,寶媽們要及時安排全家接種流感疫苗。
2.隔離流感患者
流感患者是最主要的傳染源,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議盡可能隔離,尤其減少與孩子、老人接觸。不得不接觸時,可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以降低感染風險。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區域,必須去時,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3.學校及時通知家長
學校出現流感樣癥狀的學生,需及時通知家長帶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待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癥狀消失48小時后方可復課或根據醫生建議方可恢復上課。學生應注意自我隔離,不帶病上學,建議居家治療、休息。
4.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
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均衡飲食、科學作息、適量運動。注意室內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感染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咽干、咽痛、咳嗽、發熱等(多為中低熱、部分可為高熱);部分可伴肌肉酸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鼻塞、流涕、腹瀉、結膜炎等;少數患者病情持續發展、出現肺炎表現。
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也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經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預防措施
1.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健康素養,養成“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保持室內通風良好;
2.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減少重癥和死亡;
3.做好健康監測
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果感到癥狀或者病情加重,應該盡早向醫療機構尋求幫助,降低發展為重癥的風險。
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病原體,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在臨床中,所有人群易感,但常見于5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具有自限性,導致重癥、危重癥比例很低,其中成年人感染后癥狀較輕。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健全,相比成年人感染后癥狀較重,一般以發熱、咳嗽等為主,咳嗽比較劇烈。
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病原體。
預防措施
目前,我國沒有專門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在預防方面↓↓
1.正確佩戴口罩
遠離傳染源,室內定期開窗通風,去人員密集且封閉場合時建議佩戴口罩。
2.注意手部衛生
做好手衛生,經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雙手。
3.吃動結合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足量飲水,充足睡眠,適量運動,以增強免疫力。
預防重在做好保護措施。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如若出現了咳嗽、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建議盡快就醫,查明病因,針對性地治療,切莫自行服藥,或因延誤病程導致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