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以高啟強為首的黑惡勢力的覆滅,京海市的毒瘤之一趙立冬被抓獲,背后最大的保護傘——中共臨江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何黎明也終于浮出了
隨著以高啟強為首的黑惡勢力的覆滅,京海市的“毒瘤”之一趙立冬被抓獲,背后最大的保護傘——中共臨江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何黎明也終于浮出了水面……在這場掃黑除惡的斗爭中,正義的一方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李響、陸寒、譚思言等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今晚,電視劇《狂飆》迎來了大結局,這個并不算圓滿的結局,用總導演徐紀周的話來說是“非常殘酷”,是“慘勝”。
自播出以來,《狂飆》好評如潮,不少人的對話都是“你看《狂飆》了嗎?”其熱度也像劇名一般“狂飆”,目前豆瓣評分達到9.1。
《狂飆》講述了以刑警安欣(張譯飾)為代表的政法隊伍與以高啟強(張頌文飾)為代表的黑惡勢力長達20余年的正邪較量。該劇切入三條時空脈絡,不僅展現了一場掃黑除惡的斗爭故事,還再現了時代變遷下黑惡勢力的形成與崛起過程,幾條線索齊頭并進,為觀眾勾勒了一幅正義與邪惡斗爭的畫卷。
和過去刑偵劇、反貪劇主要以抽絲剝繭尋找線索破案或者讓觀眾猜測保護傘不同,《狂飆》的主線聚焦在了一黑一白兩個不同人物的成長。
一個是熱血、善良甚至有點軸的刑警。本來前途無量,卻因為調查“背景很深”的案子,受盡排擠。在20年后成了滿頭白發的邊緣民警,但初心不改;一個是受人欺負的魚販子,迷失在欲望面前后,終成縱橫一方的黑惡勢力頭目……
熱血刑警為何白了頭,受人欺負的魚販子又為何成了危害一方的惡勢力?
劇中的安欣,為了正義一往無前視死如歸,卻一次次經歷打擊:最信任的師傅可能是“黑警”。最信任的搭檔,和涉嫌腐敗的領導走到了一起……面臨背叛和犧牲,安欣成了一個真正的孤勇者,不為自己留后路的孤勇者。但他沒想到的是,每一次與邪惡斗爭,失敗的都是他。
就像戰友李響說:那是一頭怪獸,它只要隨便齜一下獠牙,就能把普通人的生命、尊嚴,一切毀滅。安欣能做的,只有等待。
直到指導組到來,他才看到了一絲希望。
客觀來說,張頌文飾演的反派高啟強之所以有更大的熱度,來源于這個人物有更大其復雜性。張頌文的演繹讓高啟強這個人物的轉變有了很強的張力,還原了權勢將好人異化成壞人的過程。
高啟強曾是一個魚販,家境貧窮,獨自一人帶著弟弟妹妹長大。一碗豬腳面,他只能喝湯,妹妹吃豬腳,弟弟吃面。賣魚,他也受人欺負。買來新電視想要討好橫行霸道的市場管理員,卻遭毆打。
直到他遇到了安欣。
好心幫助高啟強的安欣,卻無意讓高啟強嘗到了“背后有人”的甜頭。曾經弱小的高啟強,敢硬著頭皮去VCD租賃店挑事。陰差陽錯誤殺人后,他拿著兩萬元流淚了。
在和徐江對弈的過程中,他有想過回頭,但咨詢律師得知要付出數年的牢獄生活時,他仍然選擇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隨著劇情的推動,高啟強黑化的原因、過程都讓人無比信服,以至于不少觀眾對高啟強走上不歸路而感到惋惜、同情——這個角色勾勒越清晰豐滿,越能讓觀眾警惕、自省。
正如導演徐紀周所說,這次講掃黑,是希望通過這一黑一白兩個人物的成長軌跡,勾勒出黑惡勢力為什么會產生,崛起、放大的原因是什么,比如社會條件、經濟條件、時代條件,再解釋為什么要掃黑除惡,以及為什么必須把這件事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