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前,中國央視網就煙花爆竹禁燃令問題發表評論,指出中國人一年辛苦打拼,有權利在春節放鞭炮慶祝。此言一出,立即在網上引發討論。筆者認...
日前,中國央視網就“煙花爆竹禁燃令”問題發表評論,指出中國人一年辛苦打拼,有權利在春節放鞭炮慶祝。此言一出,立即在網上引發討論。筆者認為,這折射出普通民眾的真實心聲,也提醒我們在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間尋求平衡。
的確,辛勞了一年,應該有仰望煙花的權利。這句話沁人心脾,道出一年的辛苦,寄望來年的憧憬,這是一種象征,一種認同,更是一種對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間的追求,說得真好。煙花爆竹,數千億的市場,可以帶動消費,活躍節日氛圍,鞏固民俗文化傳統。至于群眾安全問題,加強宣傳教育也就是了。
中國新年的傳統慶祝活動之一就是觀賞煙花爆竹。煙花代表著希望、團圓和繁榮,每當煙花綻放在夜空中,人們沉浸在美麗的景象中,感受到了團圓與希望的氛圍。這是中國人獨有的文化符號,也是我們對自己勞作成果的慶祝。
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除了有新衣服穿、各種好吃的,最讓我們快樂的就是過年放炮仗了!直到后來有了一個叫楊凱生的,曾經是工商銀行行長,堅持不懈地提了6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直至2016年才被通過,自此我國開始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之所以有不少人反對燃放煙花爆竹 是因為煙花爆竹燃放時所產生的濃煙和噪音對環境和健康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危害。每年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的空氣污染、火災事故和人員傷亡無法忽視。禁燃令的實施是為了保護環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確保人們能夠在一個潔凈、安全的節日環境中歡慶新年。
當然也有許多民眾按捺不住“躁動的心”不惜違反“禁放”規定而被行政處罰,那為什么“禁放煙花爆竹”這么難呢?我想這來自于中國5000年的文明和歷史,世世代代將春節作為最重要的節日,然而現在的春節已不是原來的味道,沒有“煙花爆竹”的春節不算是真正的春節。
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廣大市民對傳統煙花爆竹的喜愛和期盼。畢竟,燃放煙花爆竹已經成為了中國春節文化的一部分,代表著喜慶、吉祥和祝福。它們的絢麗色彩和震撼聲響,不僅能夠點燃人們的激情和希望,更能夠傳遞團圓與友愛的信息。因此,在制定限制規定時,應該更加注重平衡,既要滿足公眾的熱情和期待,又要考慮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全面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是否應該終結,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環保和安全的問題就完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些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尋找一種既能保護環境、保障安全,又能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的方式,讓煙花爆竹在春節期間繼續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