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熱搜話題#女子連吃一周臘腸左眼失明#引發公眾廣泛關注。陳女士連續一周食用臘腸后,突然發現自己左眼看不見了。經醫院詳細檢查,一個...
近日,熱搜話題#女子連吃一周臘腸左眼失明#引發公眾廣泛關注。陳女士連續一周食用臘腸后,突然發現自己左眼看不見了。
經醫院詳細檢查,一個隱藏在她身體內的“定時炸彈”被引爆。原來陳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并且她的左眼已經進展至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增殖期,這一嚴重的眼部并發癥正是導致她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潛伏在糖尿病患者身邊的隱形視力殺手,而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對疾病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什么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全球工作年齡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視網膜在哪里呢?眼球壁由外向內分為三層,分別是鞏膜、葡萄膜和視網膜,糖尿病常常影響的就是最內層的視網膜。
由于長期高血糖狀態損傷了眼部微血管,造成微血管基底膜和周細胞的改變,從而改變了微血管的通透性,引發視網膜內小動脈硬化、出血、滲出、新生血管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變,最終可能造成視力喪失。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任何糖尿病患者都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風險。當有以下情況時,風險會更高:
長期高血糖:這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的根本原因。血糖控制不佳會持續損害視網膜血管壁,使其通透性增加,引發水腫、出血等。此外,1型糖尿病比2型糖尿病風險更高。
血壓和血脂異常:高血壓和高血脂同樣可以加速視網膜血管病變的進程,加重病情。
生活習慣:如熱搜中的陳女士所示,過度攝入高鹽、高脂食物可能導致血糖波動加劇,進一步加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風險。
病程長短:糖尿病病程越長,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可能性越大。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分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兩個階段、六期:
非增殖期(Ⅰ期、Ⅱ期、Ⅲ期):早期可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視力模糊、眼前有黑影飄動等癥狀。通過眼科檢查可見視網膜微血管瘤、出血點、棉絮斑、靜脈串珠樣改變、硬性滲出等病變。
增殖期(Ⅳ期、Ⅴ期、Ⅵ期):病情惡化時,新生血管在視網膜表面或玻璃體中形成,易破裂出血,嚴重者可引起視網膜脫離,最終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
如何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穩定是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鍵。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遵循醫生的建議,合理使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控制血壓和血脂:高血壓和高血脂也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和血脂,積極控制血壓和血脂在正常范圍內。
定期眼科檢查: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般來說,每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是必要的。
藥物治療:對于已經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醫生可能會開具藥物治療,如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抗炎藥物等,以減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
激光治療:對于非增殖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激光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通過激光光凝術可以封閉滲漏的血管,減少視網膜水腫和出血,保護視功能。
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者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導致的視網膜脫落等嚴重并發癥,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包括玻璃體切除術、視網膜復位術等。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保持眼部衛生:避免用手揉眼,保持眼部清潔衛生。
控制用眼時間:長時間用眼會導致眼部疲勞,加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癥狀。糖尿病患者應合理安排用眼時間,適當休息。
戒煙戒酒:吸煙和飲酒都會對視網膜血管造成損害,加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糖尿病患者應戒煙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飲食:保持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營養素,有利于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水平,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發展。
比如熱搜中的臘腸就是一種高油的食物,短時間大量進食,可能會導致病人血糖水平不穩定,此時眼底的病變就可能會進展加劇。
此外,對于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以及高熱量、高油脂食物的攝入,適當增加蛋白質以及蔬菜類攝入,避免粥類以及油炸食品。
心理調節:糖尿病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疾病,避免情緒波動對血糖的影響。
參考資料:
醫學微視官網 -陳術 主任醫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醫學微視官網-肖新華 主任醫師《糖尿病》
本文版權歸醫學微視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ID:yixueweishi),謝絕直接搬運。
上一篇:大媽跳廣場舞擾民小伙撒冥幣驅趕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