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11日,最高法、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召開治理高額彩禮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同時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彩禮案件...
12月11日,最高法、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召開治理高額彩禮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同時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彩禮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司法解釋強調了禁止以彩禮為名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原則,并對彩禮的范圍、返還的條件、當事人的確定等予以規范。
從此次最高人民法院的具體表態來看,一個基本態度是,彩禮可以有,但必須合情合理,在雙方能夠接受的范圍內,也在當地群眾普遍認可的范圍內。對高額彩禮堅決說“不”。
再通過最高法公布的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實事求是,盡可能平衡雙方當事人的正當權益,是司法機關的現實追求。
當前,彩禮漫天要價,已經成了一種社會亂象,不知阻擋了多少年輕人追求幸福的腳步,壓垮了多少個家庭,給社會風氣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有的甚至還引發惡性刑事案件。
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家庭要“面子”不要“里子”,社會的人情味越來越淡,銅臭味卻越來越濃,相關的矛盾和沖突越來越多。到那時候,大家恐怕都難以獨善其身,社會的和諧穩定也會大受影響。
明白了這些,就更能理解最高人民法院為什么要對“高額彩禮”出手。其本質上還是要用法律的方式,回應群眾的現實關切,為群眾紓難解困,引導社會形成文明風尚。
公布相關的司法解釋和司法判決,目的也很明確,為整治高額彩禮提供法律支撐,發揮法律的“定海神針”作用,讓年輕人不再受困于高價彩禮,把無數家庭從彩禮深淵中拯救出來,讓彩禮重新回到“禮”上,而不是過于糾結在“財”上,讓婚姻始于愛情并歸于愛情,回歸本質和純粹,讓健康、節儉、文明貫穿婚嫁始終。
每一條整治高額彩禮的法律依據,每一個具體案件的判罰結果,每一次的以案釋法,以及每一場治理高額彩禮的新聞發布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共同在社會上構筑起一道遏制天價彩禮等陳規陋習的“無形長城”。這也是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期待。
一份份彩禮,關系著文明。若天價彩禮真被整治到位,將利于個人、利于家庭、利于社會。當文明婚嫁的新風,吹拂著年輕人的面頰,當父母不再把彩禮多少當成衡量愛與幸福的指標,而是尊重孩子的情感選擇,那么,無論是個人和家庭的快樂與幸福,還是社會和國家的和諧與文明,都能提升“高八度”。
上一篇:萬億GDP城市出爐:廣東輸給江蘇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