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感染新冠會發燒這是大家的普遍共識但對于有些老人來說感染新冠后沒發燒卻出現了嚴重的肺部感染生命垂危前不久今年70多歲的吳婆婆被查出感染
感染新冠會發燒
這是大家的普遍共識
但對于有些老人來說
感染新冠后沒發燒
卻出現了嚴重的肺部感染
生命垂危
前不久
今年70多歲的吳婆婆
被查出感染了新冠
但讓家人放心的是
老人病情似乎并不嚴重
可四五天后
吳婆婆出現神志不清癥狀
家人還以為老人心臟病犯了
經送醫檢查
老人的血氧只有七十多
CT胸片情況更是慘不忍睹
雙肺都已經白化
醫生介紹,正常人的CT,肺部都是黑色,可吳婆婆送來后雙肺都已經白化,缺氧非常嚴重,幾天高流量氧治療效果都不好,一度要上呼吸機。
像吳婆婆這樣,沒高燒,不咳嗽,但最終嚴重肺部感染而出現生命危險的情況,在醫院里并不罕見。
醫生介紹,這是一些老人感染新冠后的典型癥狀。這種現象可以稱為“沉默性缺氧”,外表看起來毫無波瀾,其實已經非常危險了。
這些患者主要表現為食欲差一點,嗜睡、整個人反應比較遲鈍,但一查血氧飽和度只有六七十,肺部缺氧表現非常明顯。
醫生提醒,相較年輕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對機體異常反應不明顯,也許不會出現明顯的發燒、咳嗽癥狀,但病毒卻已經悄然在損害患者的肺部。
因此,老人感染新冠后,家人一定要加強監測,重點關注老人體溫、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
陽”后出現這幾個癥狀
可能正在轉重癥
醫生提醒,“陽”后出現這幾個癥狀,可能正在轉重癥,建議盡快入院,除第四條外,前三條都可以自行檢測。
建議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加重配備簡單的監測設備,對相關指標進行監測,以幫助患者更好的監測病情,把握好入院時機。
1、出現氣促,呼吸頻率≥30次/分。
2、靜息狀態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指數≤93%。
3、動脈血氧分壓除以吸氧濃度≤300mmHg。
4、臨床癥狀進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學顯示24~48小時內病灶明顯進展大于50%。
感染新冠會變白肺嗎?醫生:少量患者肺有滲液 咳嗽不會引發白肺
近日,各地新冠感染者增多,到醫院就診的陽性患者也與日俱增。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介紹,該院的大部分新冠病人是上呼吸道感染,少量病人被發現肺部感染的情況。
盛吉芳稱,當炎性滲出達到一定程度,拍片時肺組織就會呈現成片的白色,但是造成“白肺”情況有很多種,感染新冠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
盛吉芳表示,市民若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劇烈咳嗽,并伴有持續胸悶、胸痛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專家回應奧密克戎是否會導致白肺現象
今年7月《疫苗》雜志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報道了北京今年1月至四月間新冠感染者中肺炎發病率的真實世界數據,總結有三點:
1、不是奧密克戎只感染上呼吸道不造成肺炎(白肺)。
2、有效疫苗接種會大幅降低肺炎發生。
3、老年人肺炎發病率依然高。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這次國內疫情爆發出現了大量白肺病例:奧密克戎感染者中,60歲以下感染者,肺炎比例是11%;65歲以上感染者,肺炎比例高至45%。
另外,有基礎病感染者,肺炎的發病率也較高。
有糖尿病史的奧感染者,肺炎比例是64%;沒有糖尿病病史的肺炎比例為13%。
糖尿病患者盡量別感染,特別是在醫療資源擠兌期!
多人感染后成重癥!一個共同細節,讓醫生緊急呼吁:這件事很重要
奧密克戎奔襲
各醫院門急診室壓力山大
很多人疑問:
這一波奧密克戎仍是攻擊上呼吸道嗎?
會不會引發肺炎
甚至導致“白肺”現象?
除了基礎病,
加重病情的因素都有哪些?
記者采訪了華山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艾靜文“請把老人當寶寶養”
12月23日當天上午,華山醫院急診室有30多位新冠留觀病人,聽到急診間醫生說,情況都比較危重,艾靜文醫生和她的同事王瑾瑜醫生便趕過去,將30多位患者的肺部CT一一看過,發現其中有著典型病毒性肺炎表現的大約10例
,其中典型的病毒重癥型肺炎(即彌漫性間質性病變)患者1位。
“從一線臨床來看,奧密克戎引起的重癥型肺炎、以及需要插管治療的概率,和2020年之初原始株和2021年國際上流行的阿爾法、德爾塔等毒株的數據相比,大大降低了。”她說。
艾靜文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除了那位典型的病毒重癥性肺炎患者,他的周圍還躺了一圈八九十歲新冠感染的老人,盡管肺部CT顯示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學表現不是很重,但大多伴有基礎疾病,且整體狀態非常糟糕,均為重癥患者。
她一個個耐心詢問家屬關于病人的病程細節——
“發熱后什么都吃不下”“已經連著2天僅僅喝了稀飯了。”
家屬們異口同聲。
這引起了她的擔憂。
在和急診科坐診的楊士波、王一朵醫生等交流后,他們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我們發現,急診室的重癥老人,普遍都有營養不良問題。
”艾靜文說,“人發燒的時候,的確都不想吃東西。幾天內的營養攝入不足,年輕人扛一下能過去,但老人的身體就像一個茅草屋,本身已經搖搖欲墜,如果營養跟不上,身體一下子就垮了。家屬著急,于是紛紛送來急診室。”
圖片
圖片為12月21日晚間仁濟醫院門急診現場。夏悅超攝
然而,現在急診室已經不堪重負。華山醫院急診科主任陳明泉說,之前每天來30輛救護車,現在翻了三到四倍,有90-120多輛救護車。
急診醫生也因感染倒下一大片,很多急診醫生不得不帶病上崗。急診等待就診和補液的時間都會較以往延長。
很多老人又餓又虛弱,此時肺部可能還未感染病毒,但隨著病情發展,再疊加細菌感染或其他基礎疾病,就比較危險了。
與上海其他三甲醫院ICU病房醫生交流后,艾靜文得知,他們接收的老年患者也有很多都是患有基礎疾病且合并細菌感染的,常常存在營養支持不夠。
因此,艾靜文醫生提醒,要警惕老人在感染初期由于營養匱乏導致抵抗力下降的現象。在家庭護理中,
在老人感染早期就要特別注重補充營養和液體,感染期間的能量攝入反而應該增加,這是協助我們人體抵抗病毒的重要手段之一。粥和湯水等柔軟的飲食在患病期間會更易消化,但同時要注意搭配其他營養元素的攝入。
最好的方法是一天吃兩個雞蛋,也可以是容易消化的燉蛋羹。
如果實在吃不下東西,可以喝牛奶、蛋白粉或其他營養制劑等來幫助攝入能量,如果有基礎疾病,最好能夠咨詢自己的醫生,應該如何增加營養的補充。
就像艾靜文常聽她的導師張文宏教授說的一句話,患病期間,要把飯當藥吃。一定要避免由于營養不良引發的感染下行,導致危急重癥的情況。
只要家庭把住老人的營養關,把老人當寶寶養,保證充足的主食與輔食最重要。
同時還要對老年患者進行密切監測,如果能夠用家用的指脈氧儀監測血氧飽和度就更好。
如果沒有氧飽和度儀器,要注意老人是否變得遲鈍,能不能完成平時的一些活動,如走路,聊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在早期就發現疾病的加重,一旦發現異常再及時就醫會來得更高效。相反,如果病情穩定的時候到急診去擠,并無益于老人的健康。
能否憑借發熱癥狀來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
奧密克戎病毒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種變異株,有的人感染后會有高熱,有的又不發熱只喘氣,我們到底能不能憑借發熱的癥狀來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呢?
專家表示,奧密克戎流行廣泛,各年齡段均易感染,所以不同年齡段的發熱的表現及表現所代表的病情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
兒童群體
在兒童感染者中,由于幼兒的散熱機制較差,體溫調節系統不成熟,腎臟發育尚不完善,通過腎臟代謝的水分也比較少,而發燒時可以通過代謝水分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所以兒童發熱一般表現為高熱,甚至高達40℃。
此時并不能完全通過體溫來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多數感染奧密克戎的兒童癥狀較輕,發熱2-3天即可好轉,一旦熱退精神就可好轉,有的伴隨有鼻塞,輕咳,大多數不影響食欲和精神。
年輕人群體
年輕人感染奧密克戎之后的發熱也比較高,由于年輕人抵抗力強、免疫系統比較強,會和病毒做斗爭,發生炎癥反應,所以表現的體溫會更高一些。
多數年輕人以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比如咽喉疼痛、鼻塞、咳嗽等,且咳嗽多以夜間為主甚至影響睡眠。
老年人群體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能力有所下降,在體內的斗爭沒有那么激烈甚至激發不出來本身的免疫反應,可能表現的體溫并沒有那么高,以中度發熱為主。大多數老年人感染奧密克戎后有發熱、咳嗽,特別還有口苦、口干,食欲明顯減退。
對于老年人,一旦體內炎癥反應不可控、免疫功能失衡,則可能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出現喘氣、胸悶、心悸、乏力、納差、尿少等多器官的功能障礙,此時需要立即就醫。
奧密克戎是否會引起
肺部感染?
奧密克戎主要影響上呼吸道,但是也有引起肺部感染的風險。
如果持續發熱超過5天、咳嗽咳痰明顯、胸悶喘氣逐漸加重,應該及時到醫院行肺部CT檢查。
兒童群體:如果兒童伴隨有高熱驚厥,一定要立即就醫。
如果兒童發熱還伴隨著劇烈咳嗽、甚至喘鳴音,說明病情比較嚴重,可能合并有肺炎,此時也需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就醫。
年輕人群體:本病多在5-7天左右達到高峰,如果有持續性發熱不退,痰量增多甚至出現咯血,還伴隨著活動后胸悶、氣促,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胸部CT檢查,判斷是否出現肺部感染。
老年人群體:有部分老年人癥狀表現隱匿,特別是有基礎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腫瘤等患者,如果持續發熱超過5天,胸悶喘氣逐漸加重或者精神食欲很差,應該及時到醫院行肺部CT檢查。
陽后有必要拍肺部CT嗎?醫生這樣說
近日,四川成都。
最近有不少人“陽”后一直咳嗽氣短,去醫院照CT。
那么“陽”了后有必要照肺部CT嗎?什么情況需要照CT?
陽后有必要拍肺部CT嗎?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的劉之楓醫生表示,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建議拍CT檢查,明確到底有沒有病毒肺,而對于大多數的輕癥患者,做CT的必要性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