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承載著許多海南人記憶、運營超過30年的海口汽車東站計劃關停的通告,引發不少人關注。位于武漢的漢口北客運中心也一度傳出即將關停的
近期,承載著許多海南人記憶、運營超過30年的海口汽車東站計劃關停的通告,引發不少人關注。位于武漢的漢口北客運中心也一度傳出即將關停的消息,雖然截至目前沒有關停,但經營情況不佳的問題仍然存在。在此前,安徽、四川、廣東等多地已陸續關停多家汽車客運站。仍在運營的客運站,也有不少縮小了規模。
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傳出汽車客運站關停的消息,人們在懷念曾經記憶的同時,也開始關注背后的經營困境與市場需求變化。高鐵、網約車、私家車等多樣化的出行方式,以及人們對出行時效性、便利性提出的更高需求,正對客運站運營模式帶來巨大沖擊。
“關停潮”背景下,客運站未來的出路在哪?雖然規模縮小,但仍然存在的用戶需求如何滿足?南都、N視頻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有客運站運營方已先行一步做出探索。有企業拓展站外服務,通過進校園、進廠區、進社區、進企業、進旅游景點的“五進”策略,開展定制專線業務,為乘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有企業下沉鄉鎮村,與快遞企業共享運力,開展“客貨郵”業務,在保障山區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時,實現縣內公交和“鎮通村”農村客運效益最大化。
關停
今年2月22日,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發布《關于征求關停海口汽車東站、調整客運線路始發站點意見的通告》(下稱《通告》)稱,海口海汽運輸有限公司申請擬于2023年4月份關停海口汽車東站,并將海口汽車東站始發的客運線路調整至海口省際總站(汽車西站)發班運營。
公開資料顯示,海口汽車東站于1992年投入使用,多年來,發班車輛主要覆蓋海南東線的多個市縣及鄉鎮,正在營運海口-文昌(快車)、海口-瓊海長坡、海口-三亞、海口-定安(快車)、海口-萬寧新中、海口-黃竹(快車)等20多條線路。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海口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網站上,近期出現不少希望海口汽車東站不要關停的訴求。就上述《通告》的意見征求階段已于3月24日結束。27日,海口汽車東站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該站仍在正常運營,也確實收到即將關停的消息,但尚未收到具體關停時間的通知。同日,海南海汽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海口汽車東站預計會在未來一兩個月內正式關停,具體日期有待進一步通告。
遠在中部地區的武漢,也一度傳出漢口北客運中心即將關停的消息。有信息顯示,當地交通運輸部門發布公告稱,根據經營單位的申請,漢口北客運中心將于今年3月15日起終止經營。
不過,就在3月14日,湖北紅安縣客運總站發布消息稱,“為了更好地方便旅客出行,優化漢口北經商環境,漢口北客運站前期計劃于2023年3月15日關停營業,現取消關停計劃正常運營”。27日,漢口北客運中心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目前該中心仍在運營,“暫時還沒有關”,但運營時間相較以前縮短。南都記者查詢發現,客運售票平臺上也還在出售從該中心出發的班次車票。
紅安縣客運總站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漢口北客運中心下午提前結束運營,每天15時后,回紅安的客車不再進站,而到站前廣場發流水班。
據湖北公路客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介紹,漢口北客運中心建筑面積約13.6萬平方米,位于武漢黃陂漢口北專業市場群東北角,出行方向主要集中在武漢周邊及省內中短途線路——新洲、黃岡、紅安、浠水、團風、麻城等地。黃陂區人民政府官網介紹,按照設計該中心日均發送旅客3萬人次,最高峰可達6萬人次,客運班線覆蓋17個省和直轄市。
2020年5月31日,漢口北客運中心正式運營。一個月后,武漢新榮客運站宣布關停,6月30日,該站發出最后一班車,其在營的26條班線、105個班次整體調整至漢口北客運中心。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此前,安徽、四川、廣東等多地已陸續關停多家汽車客運站。而仍在運營的客運站,也有不少縮小了規模。
曾經
隨著海口汽車東站將要關停的消息傳出,當地不少居民表達了不舍。南都記者注意到,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與其“告別”,稱海口汽車東站曾陪伴他們度過讀書、畢業、工作、愛情的時光,見證了幾代人的故事。一位海南網友表示,“在海口汽車東站長大,見過它的繁華也看到了它的衰落。曾經那么擁擠熱鬧的車站終是湮沒在時代發展的潮水中,回憶里依稀還能聽到廣播站播報即將出發的班次。”
來自海南省屯昌縣的白先生向南都記者回憶,2015年至2022年,他經常從約80公里外的老家坐大巴到海口上學,也會從海口汽車東站坐車返程。7年的時間里,一張海口汽車東站到屯昌的車票只要28元,這里已經成為他青春的一部分。
有乘客曬出曾經的車票紀念海口汽車東站。
“以前等車的時候客運站都沒位置坐,后來等車的人慢慢變少了,2020年上半年開始旅客數量明顯大不如前。” 白先生說,隨著拼車出現,他也慢慢習慣花50元打車回家。對于海口汽車東站的關停,他感覺“既是無奈也是一種必然”。
也有人向南都記者反映,海口汽車東站關停給他們的出行帶來不便。居住在海南文昌的王小姐表示,她的孩子在海口上學,每周末都從海口汽車東站坐車返回文昌的家,既方便又實惠。“如果讓孩子到海口汽車西站乘車,距離將會遠很多”。
吳磊在清遠市新城汽車客運站從事大巴車駕駛員多年,在他的回憶里,曾經的客運站非常熱鬧。他告訴南都記者,“以前線路非常多,到廣州有好多條客運班線,我以前跑過廣州花都、番禺、海珠的班線。”
“我們客運站16個客車卡位都是滿的。春節、清明、國慶等節假日,基本上當時的售票窗口都有18到20個。”那時候,吳磊常常從清遠到花都,一天跑三個來回,乘客多的時候,有時還要增加一個來回。
跑6時30分最早班線的時候,吳磊都會在5時50分之前到達客運站,到調度室報到、接受調度員的問詢告知,然后測量血壓、做是否飲酒測試以及其他的運營準備工作。
在他一大早到達客運站時,通常已經有不少乘客在此等候了。他的乘客以前多半都是在廣清兩地之間通行的,有的是在清遠居住,在廣州工作的上班族,他們通過客運班車通勤;有的是去廣州的醫院看病的病人;周五周日和節假日,在廣州上學的學生就更為集中。
“說實話也是挺有感觸的,大家都挺不容易的,那么早去廣州工作、看病、上學,各有各的辛酸。”吳磊感慨地說,大客車駕駛員這個崗位,讓他看到了人生百態,而客運班車起到了交通運輸行業的保底功能,讓有需要的乘客能夠有最基礎的交通工具可以選擇。
“雖然如今客運站的經營面積比以前大大縮小了,但學生、老人以及對出差消費標準有限制的公務出行群體,仍有不少選擇客運班車,我們從清遠到廣州的單程票價基本在40元左右。”吳磊說。
沖擊
當前,客運站面臨來自多方面的沖擊,關停或縮小規模都是運營方在市場影響下所做的生存考量。
海南海汽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目前海口汽車東站進站乘車的旅客急劇減少,運營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是公司決定關停客運站的主要原因。“東站關停,其實我們也很遺憾,如今交通越來越便利,旅客出行方式也變得多樣,如長途選擇高鐵、短途選擇網約車等,大家也看到東站門前大量的網約車,旅客乘坐客運班車的數量確實在急劇減少,所以我們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
漢口北客運中心雖未關停,也面臨運營困境。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方面向南都記者透露,近年來漢口北客運中心“沒有什么客人,經營情況不是蠻好”。
漢口北客運中心毗鄰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后者設有服裝城等十大專業批發市場,被稱為“新漢正街”。在該中心品牌服裝城經營的商戶告訴南都記者,來自湖北孝感、仙桃的客商到其店里進貨,“只要能坐高鐵的,都不會去坐長途汽車。”此外,近年來服裝批發生意也在轉型,線下“打貨”逐漸轉到線上選款交易,很多客商不用再過來。
家在紅安縣的胡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其女兒在武漢市洪山區讀書,經常往返兩地。新榮客運站關停前,女兒習慣搭乘客車到該站再去學校,“那里離市中心沒多遠,以前新榮客運站生意還挺好”。班車被調整至漢口北客運中心后,女兒坐客車的次數越來越少。
“從紅安坐客車到車站,再轉車到洪山,半天都到不了學校。”胡先生稱,漢口北客運中心距離武漢市中心較遠,從外地搭乘客車到武漢的旅客,前往市中心還要費時乘車兜轉,“太不方便了”。從2021年起,其女兒開始搭乘順風車往返兩地。
“以前基本是我們打開門,乘客自己來坐車。”清遠市粵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經營多個汽車客運站,包括吳磊所在的新城客運站。高鐵、輕軌的開通,對客運站經營帶來很大沖擊。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羅跟梅告訴南都記者,公司以前經營從清遠到深圳和珠海的班線較多,客流量也較大。高鐵和輕軌開通以后,深圳、珠海班線班次減少了。
與此同時,隨著網約車服務和私家車逐漸普及,道路客運站對站運輸服務模式的弊端也顯現出來。羅跟梅介紹,根據以前“車進站、人歸點”的班線客運規定,線路只能是客運站到客運站。“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出行服務的要求更高,對價格的敏感度降低,網約車點到點、門對門的服務模式更加便捷。”
在這樣的背景下,羅跟梅所在公司在清遠經營的客運站減少了三個,其中英德舊站、寨崗、連南的三個客運站變更為“招呼站”營運,相應功能也縮減,僅提供途經班線的配客功能。
另一邊,在廣東梅州的大埔粵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東,也深刻體會到了大埔汽車客運站由旺到淡的巨大變化。他告訴南都記者,在2010年以前,山區居民前往珠三角,都是通過到客運站乘車。現在,人們出行的選擇變多,客運站的客流量也逐漸減少。“從2010年開始客運站的功能在慢慢弱化。”如今,客運站的實際經營面積已經大大縮小。
轉型
市場沖擊下的客運站出路在哪?雖然規模縮小,但仍然存在的用戶需求如何滿足?
廣東工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副教授王小霞向南都記者指出,時代的變遷,人們出行需求的改變,以及運輸市場競爭加劇,對客運站的轉型升級提出一些新要求,包括提供如約服務,滿足乘客出行的多樣性、時效性、舒適性、安全性、便利性等。“除此之外,雖然有的客運站關停了,還是可以用來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比如可以作為如約巴士的集散站點。”
南都記者注意到,有客運站運營方已先行一步做出探索。
每個工作日的早上6點半,家住清遠美林湖的葉先生都會在家樓下乘坐樓巴,并在8點前到達位于廣州越秀區的公司上班,下午下班后再乘坐樓巴回家。單程票價只需15元,如果購買月票、套票之類的,單程票價能降到9元。有時候需要加班,還可以在小區業主群向物業管理員反饋,請對方向運輸公司申請增加或延遲班車。
“我們對客運站就沒那么依賴,因為去客運站太遠了。其實客運需求一直都在,現在只是服務方式改變了一下,我看這些班車基本都有很多人坐。”葉先生說。
羅跟梅告訴南都記者,公司很早就意識到了客運站在經營上面臨的困境,早在2017年就開始尋求改變和轉型。“我們的經營人員會主動出擊,去了解市場需求,去調查評估進而開發新的業務。”例如,2018年,該公司進駐美林湖,開通往返廣州和深圳的5條專線,服務人們上班通勤;2019年開通清遠往返廣州大學城的班線,2021年開通清遠往返華南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的班線,方便學生群體出行。
清遠市粵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開展定制專線服務。
“我們現在主要是拓展站外服務,通過進校園、進廠區、進社區、進企業、進旅游景點的‘五進’策略,開展定制專線業務,為乘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羅跟梅介紹,在推出豐富定制專線的同時,公司也持續推進對連南、連山、連州、陽山、清新等交通不便利的地區,提供“鎮到村”農村客運服務,保障山區居民安全出行。
陳東經營的大埔汽車客運站也把目光鎖定山區內部,將客運服務下沉到鄉鎮村。他介紹,通過公交服務連通縣城到鄉鎮,再由“鎮通村”客運班線連通基層鄉村,為山區居民出行做好托底保障。
大埔汽車客運站空余出來的場地,則引入快遞公司、車輛檢測站等。陳東告訴南都記者,這樣一方面能為公司增加場地租賃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未來的發展。目前,陳東所在的公司正與“三通一達”和郵政快遞合作開展“客貨郵”業務,即通過運輸網絡、運力資源共享,利用縣內公交和“鎮通村”農村客運車輛,與快遞協會合作,開展“物流到村”的配送業務,將快遞中轉至各鎮村,不僅有利于解決農村居民收、發物流快件難的問題,也實現了縣內公交和“鎮通村”農村客運效益最大化。
海南海汽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關停海口汽車東站后,下一步將考慮在東站附近設置簡易客運驛站,這些驛站可能采用“定制化”模式運營,即采用預約制,乘客提前預約后到驛站乘坐,車輛只限商務車。“目前這個方案已提交上級審批,但最終的方案還需要時間。無論如何,我們也并非一關了之,后期也會根據民眾的意見不斷作出優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