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每個人的一生中,可能或多或少會出現一兩句謊話,因為即使再正直善良的人,也可能會有甜蜜的謊言,而說謊者悖論就是基于謊言的一個悖論,比
每個人的一生中,可能或多或少會出現一兩句謊話,因為即使再正直善良的人,也可能會有“甜蜜的謊言”,而說謊者悖論就是基于謊言的一個悖論,比如某個人說他正在說謊,那么他說的這句話是真還是假呢?這是個沒有肯定答案的問題,甚至還有哲學家因為這個悖論而死亡,非常的離奇。
說謊者悖論是什么
在公元前4世紀的時候,說謊者悖論就已經出現,當時有位學者歐不利德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某個人說他正在說謊,此時他的這句話是真還是假”,簡單的表述就是“我說的這句話是假話”既可能是真話也可能是假話,而且無論如何尋找答案,都是和萬能的上帝悖論一樣是互相矛盾的。
從話語的字面意思可以認為“我說的這句話是謊話”是假的,那么就有兩個問題:
第一:如果這句話是假話,說明他此時并沒有說謊,根據負負得正的邏輯,那么他那句話應該是真的。
第二:如果他說的那句話是真的,那么他實際是在說謊,也就是他那句話是假的,于是無論如何回答,都會出現互相矛盾的情況。
說謊者悖論被破解了嗎
既然是悖論就有人想要去破解,但實際上直到現在說謊者悖論似乎依然沒有找到比較合理科學的破解方法,著名的哲學家羅素(提出羅素悖論的那位)就曾試圖破解它,而且用了命題分層等各種辦法,但最終也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
羅素認為說謊者悖論本身就是存在矛盾的,因為那個說謊的人可能說什么都是假的,但實際上他說的那句“我正在說的話是謊話”卻有可能是真的,羅素花了大約1年的時間從數學和哲學上去破解說謊者悖論,不過最后沒有成功而放棄了。
說謊者悖論的例子
在現實生活中說謊者悖論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我們很多時候無法判斷其真假,比如著名的明信片悖論就是其中之一,在某張明信片的正面寫著:“背面那句話是真的”;然而翻開在明信片的背面卻又寫著:“正面那句話是假”,此時就會成為悖論,因為你不知道那句話是真的。
在比如“右邊這個句子是假的;左邊這個句子是真的”,你就無法判斷左右2邊那句話是真的,而如果將這兩句話單獨分開是完全沒毛病的,但是組合在一起卻互相矛盾,而又不存在錯誤,才是最讓人苦惱的。
曾有專家研究說謊者悖論而死亡
在幾千年的時間里,有無數的人研究說謊者悖論,試圖找到其中的破解之道,比如克里希普就專門為了說謊者悖論而寫六部書,但是沒有得出結論,而最夸張的是學者斐勒塔由于研究說謊者悖論過于執著,最后因為勞累過度而死亡了。
傳言斐勒塔在研究說謊者悖論時每天需要在身上帶個鐵塊,來防止被大風吹走,原因是他為了研究說謊者悖論而幾乎絕食,導致自己瘦得皮包骨頭經不起風吹雨打,而其在死后還在遺書和墓碑上留言稱,導致他死的原因就是說謊者,其他人不要在學他成為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