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生活中我們一直提倡節約,但事實上在經濟學家看來,這其實是一種悖論,著名的節儉悖論就是關于它的,它的核心思想是:節約會增加收入但會
在生活中我們一直提倡節約,但事實上在經濟學家看來,這其實是一種悖論,著名的節儉悖論就是關于它的,它的核心思想是:“節約會增加收入但會使經濟衰退;而不節約則會是經濟繁榮但是收入降低”,因此就會產生矛盾,從而就提出了節儉悖論。
節儉的悖論是什么意思
節儉悖論是關于經濟方面的一個問題,在經濟衰減進入蕭條狀態時,市場上的商品賣不出去就會大量積壓在倉庫,此時國民收入會降低。如果人們提高消費這些積壓的商品就會賣掉,從而國民收入會增加;如果此時節儉降低消費,產品積壓更多人民的收入就會降低,那么到底是節儉還是消費呢?就會出現矛盾。這邊是節儉悖論。
不過專家認為經濟并非永遠不變的,如果人們用節儉下來的錢作為投資,是可以增加生產力對經濟是有利的,而假如經濟良好提倡消費,是有可能導致經濟崩潰或者停滯的,因此很多人不相信節儉悖論,更多的人強調節儉,而反對過多的消費。
分析節儉悖論
對于個人來說,節儉悖論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當我們的消費超過我們的收入,那么我們的儲蓄就會減少,從而生活會變得槽糕甚至貧困,因此我們提倡節儉來增加儲蓄,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富裕,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在買東西時會追求更便宜更實惠的原因。
但是對于國家經濟來說,節儉就是不好的,于是就出現了節儉悖論。假如每個人都節約而不主動消費,對國家的經濟會產生致命的打擊,甚至導致經濟萎縮,顯然對于國家經濟來節儉是不適用的,但是節儉悖論卻與說謊者悖論不同,它是可以找到中間的平衡點的。
凱恩斯節儉悖論解決辦法
凱恩斯表示如果國民過于節儉而不擴大消費的話,政府應該承擔一定的財政赤字,同時擴大政府支出的地方,這樣整體的經濟需求量就會加大,從而使得企業的利潤增加,從而讓生產和雇傭關系得到改善,讓企業員工也就是國民的收入增加,然后提高消費。
凱恩斯也曾對節儉悖論做出過簡答的解釋,當國民增加消費在收入中的比例時,將會導致更多的國民收入,使整個經濟呈現繁榮局面;而當國民降低消費在收入中的比例時,則會引起國民收入下降,使整個經濟陷入衰退。簡單的說就是:揮霍導致繁榮,節約導致蕭條。
節儉悖論案例分析
關于節儉悖論的案例,就有一則古老的寓言是真實的寫照,寓言是這樣的:“原本有一群蜜蜂非常的繁榮興旺,它們每天胡吃海喝從不節儉,但是后來有人說揮霍可恥,蜜蜂們覺得有道理然而開始節儉,但是很快整個蜜蜂群就衰敗了”原因是什么呢?其實就是節儉悖論的真實體現。
原本密封氣興旺的時候,因為每天需要提供大量的蜂蜜來供揮霍,所以每只蜜蜂都非常的勤勞爭取多采蜜,然而在提倡節約之后每只蜜蜂都想著每天少吃一點蜂蜜,于是出去采蜜的蜜蜂變少了,最終導致整個蜜蜂群開始從原本的繁榮變成衰敗,就是節約惹的禍,那么到底節約好不好呢?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