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春節將至,龍年是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民政部對此作出回應,表示將予以關注。有專家稱,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是荒...
春節將至,“龍年是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民政部對此作出回應,表示將予以關注。有專家稱,“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是荒唐的,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什么是“寡婦年”?記者查詢發現,“寡婦年”的說法由來已久。“寡婦年”來自“寡年”,即整個農歷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老百姓將這樣的年份叫“滑頭年”“無春年”“盲年”“寡年”,后來逐漸演繹出“寡婦年”。
記者注意到,所謂“無春年”在我國農歷其實很常見,平均2至3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如2019年、2021年、2024年都是“無春年”。
2023年由于“閏二月”的出現,導致2023年農歷年份中有兩個“立春”節氣。2024年春節是2月10日,而立春是2月4日。2025年春節是2025年1月29日,而立春是2月3日,所以2024年農歷年整年都沒有“立春”節氣。
在社交平臺上,有網友評論稱,“龍年是寡婦年,不宜結婚,龍會帶走姻緣,導致婚姻不順。”
也有人認為,這只是迷信,屬于無稽之談,沒有科學依據,無需過于在意。網友評論,“就跟不是寡婦年,我就能嫁出去似的。”“婚姻幸福與否,與年份并無必然關系,關鍵在于兩個人的感情和經營。”
還有網友建議,由民政部或其他部委聯合發文,發表一篇面向全社會的普及宣傳文章,引導廣大居民在龍年正常結婚,不要受迷信、社會傳言影響。
對此,專家表示,“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是荒唐的,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無春年”只是農歷與陽歷的巧合,有無立春只是由不同歷法的時間差造成的,對個人生活和婚姻幸福不會造成影響。
上一篇:鄭欽文淚灑發布會:拿冠軍才合預期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