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9月17日,金正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訪問行程很密集,包括參觀遠東聯邦大學、水族館、生物飼料廠、展覽館等,還接見了朝駐俄使領館...
9月17日,金正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訪問行程很密集,包括參觀遠東聯邦大學、水族館、生物飼料廠、展覽館等,還接見了朝駐俄使領館人員以及在當地的朝鮮留學生。在全部行程結束后,當天下午啟程返朝。
俄駐朝大使馬采戈拉對俄媒表示,稱金正恩此次訪俄均按照計劃方案執行,訪問計劃的所有要點均得到落實執行,沒有發生什么大問題,一切進展順利;他認為,送別的時候,金正恩“似乎很滿意”。馬采戈拉大使全程參與了金正恩此次訪俄,是計劃方案的協調者和具體操作者之一,他的評價應該是可信的。
朝媒將金正恩此次訪俄定義為“為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和朝俄兩國友誼團結一路走出訪大長征”。據公開的行程信息統計,金正恩的專列僅在俄境內就行駛了4000多公里,相當于貝加爾-阿穆爾干線的長度,相當于在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往返三趟。個人認為,這“一路走出訪大長征”的形容很到位;我在日前講金正恩保鏢的文章中說,金正恩這次行程基本是“上車趕路,下車參觀”,大致如此,只是不知道未來朝鮮會不會將這次“一路走出訪大長征”稱之為某種“行軍”。
不過,朝媒照舊有選擇地報道信息。在朝媒報道中,提及金正恩參觀濱海邊疆展覽館與工業和貿易部展覽館,但除了“高度評價”俄方在經濟和科技領域取得的舉世矚目成果之外,沒有提及其他。但從俄媒及其他外媒的報道中得知,金正恩在參觀展覽館的時候收到了一份來自俄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科熱米亞科的禮物。
俄濱海邊疆區民防和緊急情況部部長茲拉特金對俄媒表示,行政長官向金正恩等朝鮮貴賓展示了“濱海邊疆區當地公司的研發成果和當地企業生產的特別軍事行動軍需產品”;隨后向金正恩贈送了數件軍需品作為此訪的禮品。這些軍需品(下圖)包括——
1件防彈衣,“完完全全”由濱海邊疆區當地企業設計和生產;俄媒稱之為“防彈保護和熱成像儀無法檢測到特殊服裝”。
1套FPV無人機,共5架,帶有交互式眼鏡控制系統。
1架Geran-25(天竺葵-25)偵察型無人機,帶有監視和控制系統。
來自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的這份贈禮,大約是金正恩此行收到的最實用禮物;當然,除了紹伊古贈送的那頂皮毛帽子之外。不過,這里透露出來的信息倒是值得注意一下的,因為這可能涉及朝鮮與俄濱海邊疆區之間的軍工企業合作。
眾所周知,朝鮮與俄濱海邊疆區毗鄰,是雙方經貿合作的重點區域,也是“朝勞”在俄的集中地區。1件防彈衣、6架無人機,會不會成為朝俄下一步軍需生產合作具體項目的方向呢?不得而知。但在最高接待規格水平上,向貴賓贈禮這種事情顯然不是無目的的,雖然可能是“禮輕情意重”的紀念性質,但也很可能具有“禮小含義大”的實際意義。
而當這些參觀與贈禮被列入雙方事先的計劃方案并得到落實執行時,參觀及贈禮的目的和意義也就不言自明了。如同金正恩帶著吳秀容、樸泰成參觀那家“山金車”生物飼料廠(上圖)一樣,在這些方向上雙方顯然有合作的基礎,也有雙方合作中各自的現實需求。
順便發個感慨,提一句“山金車”。這種黃色的菊科植物,我很熟悉,因為那是我小時候經常去住家后面南山采摘的野花,它漫山遍野地生長著,隨意而倔強;幾乎每個從南山走下來的人手里都會握著一束,花的多少大致可以看出家中花瓶的大小。在我的故鄉,它俗稱“黃花”,不僅可以為那時的生活增添一點色彩和意趣,而且花朵揉碎了貼到皮膚上,還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和消除淤血。許多年以后,每當我想起陶淵明那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總是會想起故鄉那座海拔不高的南山,總是會想起那漫山遍野、迎著海風山風搖曳的小小黃花,總是會想起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以及自己和小伙伴們身上綠色或灰色的軍裝。
上一篇:感受創新魅力 提升科學素養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