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新聞聯播,10月20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罰款事項的決定》和《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
據新聞聯播,10月20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罰款事項的決定》和《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指出,要持續壓減罰款事項,對違反法定權限、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可采取其他方式規范管理的罰款事項做到應減盡減。要嚴格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加大對亂罰款的整治力度。
根據會議審議,本次擬一攬子取消和調整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中的33個罰款事項。
擬一攬子取消和調整33個罰款事項
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罰款事項的決定》。
會議指出,嚴格規范處罰事項和罰款標準,是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經營成本的重要舉措。要持續壓減罰款事項,對違反法定權限、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可采取其他方式規范管理的罰款事項做到應減盡減。
要嚴格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加大對亂罰款的整治力度,完善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制,嚴肅查處以罰代管、過罰失當等行為,加大向社會曝光力度,防止各類惠企政策效果被削弱或抵消。
要著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完善監管方法,規范監管程序,提升監管效能,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生命健康、產品質量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工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2年7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曾審議通過《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罰款事項的決定》,取消29個罰款事項。本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罰款事項的決定》持續壓減罰款事項。根據會議審議,本次擬一攬子取消和調整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中的33個罰款事項。
加大對亂罰款的整治力度
對于本次會議提出的“嚴格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加大對亂罰款的整治力度”。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多次做出部署。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優化民營經濟法治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將推動健全監管執法體系。依法審理涉市場監管自由裁量、授權委托監管執法、跨行政區域聯合執法等行政糾紛案件,監督行政機關遵守妥當性、適當性和比例原則合理行政,以過罰相當的監管措施落實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原則。
《指導意見》還明確將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違法犯罪。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刑法原則,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該嚴則嚴,當寬則寬。
“近10年來,民營企業數量增長了3.7倍,在企業中占比增至92.4%,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社會經濟高質量的重要基礎。”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林文學表示,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環境,以審判工作現代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職責和重要使命。
對于亂罰款等問題,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魏巖8月4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依法依規征稅收費,嚴禁征收“過頭稅費”、違規攬稅收費、虛增收入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涉企收費監督管理,監測各類涉企收費政策執行情況,堅決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問題。
審議通過《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審議通過《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強調,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是人間大愛善行,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關系生命倫理和社會公平,是國家醫學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進一步規范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保證醫療質量,保障人體健康,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要以此次條例修訂為契機強化法治保障,建立全流程追溯和監管機制,加強器官捐獻工作體系建設,強化器官獲取的倫理審查,依法打擊查處涉器官違法犯罪行為,更好保障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健康發展。
上一篇:女子婚后被村里剝奪征地補償資格 兩度敗訴后又提起再審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