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補鈣吃藥就能預防骨質疏松?隨著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我國骨質疏松患者人數已居世界首位。骨質疏松已然成為對中老年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慢性...
補鈣吃藥就能預防骨質疏松?
隨著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我國骨質疏松患者人數已居世界首位。骨質疏松已然成為對中老年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慢性疾病,且存在診斷率低、治療率低、長期藥物治療依從性低的三低問題。與很多人認為的骨質疏松是一種老化的自然現象不同,這其實是一種可診斷、可治療的疾病。即使確診骨質疏松的患者,在經過有效的藥物治療和健康管理后,也是可以得到治療并降低骨折發生率的。
我國骨質疏松特征
40歲以后,人體的骨量往往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超過了50%,男性超過了10%。女性患病比例高的原因主要是男性在青年階段達到的骨量峰值比女性高,同時女性絕經后存在雌激素水平下降,絕經后5-10年呈現快速的骨丟失狀態,但骨質疏松癥所導致的骨折發生率,在男女兩性是接近的。所以40歲之后,大家就要開始重視骨骼健康,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了。
骨質疏松癥的診斷
1、患者如在輕微外力下就發生骨折了,這時可考慮已經罹患了重度骨質疏松癥;2、對于沒有發生骨折的中老年人,可通過雙能X線骨吸收儀測量的骨密度來判斷是否患有骨質疏松。通過骨密度檢測不僅可以測量出人體的面積骨密度值,還能測出與同齡、同性別人相比,我們的骨密度T值,根據T值可以診斷是否患有骨量減少或骨質疏松癥的狀況。
出現以下表現之一,可能已經患有骨質疏松。
1、腰酸背痛及全身骨痛。
2、身高變矮。
3、駝背。
符合以下特征之一,容易“骨質疏松”找上門
1、更年期女性。
2、年齡>50歲。
3、體力活動少、陽光照射不足、吸煙、過量飲酒、過量飲用咖啡、重鹽飲食。
4、具有骨質疏松家族史者。
2招教你變身“骨堅強”
要想預防或改善骨質疏松,鍛煉和飲食缺一不可,如何吃、動,才能變身“骨堅強”?
01
動到骨頭里
如果能給骨骼施加縱向的力量,骨骼就會變成“骨堅強”。具體怎么做呢?①立式俯臥撐面對墻壁站立,兩手打開與肩同寬,撐住墻面,慢慢屈肘,讓上半身盡量靠近墻面,再慢慢撐直手臂。每次用時10秒,每天做20次,能鍛煉上肢骨骼力量。②對抗瑜伽帶準備一條瑜伽帶,套住一只腳不動,另一只腳努力向外延展,對抗瑜伽帶的拉力。做一次持續20秒,每天每只腳做20次,能鍛煉踝關節。③深蹲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手臂上舉與肩膀持平,兩手半握拳,然后緩緩下蹲。每次深蹲最好堅持5秒,每天做10次。骨質疏松患者及老年人建議在家人保護下量力而行。
02
留住鈣的黃金食物
有時候我們費盡心思補鈣,其實在“白做工”。要想高效的補鈣,選擇食材是關鍵。
①維生素D維生素D又被稱為鈣的“第一密友”,它能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利用,減少腎臟對鈣的排泄,維持血液中鈣的濃度。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主要有: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曬干的木耳、香菇,在烹飪時可將其與高鈣食物進行搭配。
【注意】:人體90%的維生素D是通過紫外線照射皮膚合成的,因此除了食物攝取,也建議大家平時適當去戶外曬曬太陽;不方便出門曬太陽的人,特別是有骨質疏松的中老年人,可以考慮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②維生素K2維生素K2可以激活骨骼中的一種重要物質——骨鈣素,有促進成骨細胞生成、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作用。如果缺乏維生素k2,不僅影響鈣質進入骨骼中,易造成骨質疏松;還會導致血液中的含鈣量過高,加大血管鈣化風險。富含維生素K2的食物主要有:納豆、乳制品、綠葉蔬菜等,日常可適當多吃。
③鎂元素鎂元素相當于鈣的“搬運工”,能將鈣均勻地分配到各個骨骼和軟組織中,增加鈣的存留量;同時鎂還能與鈣協同合作,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富含鎂元素的食物主要有:莧菜、芹菜等綠葉蔬菜,小麥、燕麥、黑米等粗糧,以及榛子、腰果等堅果,日常可適當多吃。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