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0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因病去世,多家媒體報道其罹患胰腺癌。【回顧可戳:吳尊友病逝,同學稱其幾乎不抽煙...
10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因病去世,多家媒體報道其罹患胰腺癌。【回顧可戳:吳尊友病逝,同學稱其幾乎不抽煙不喝酒候車時都拿電腦工作】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因其癥狀隱匿、惡性程度高、致死率高,被列為“癌中之王”。最新國內研究數據顯示,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仍不足10%,顯著低于我國總體40.5%的癌癥生存率,是生存率最低的癌種之一。
很多知名人士都因胰腺癌去世,最有名的是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近年來,胰腺癌發病率在全世界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吳尊友享年僅60歲,喬布斯去世時也年僅56歲。
專家指出,胰腺癌早期癥狀不典型,臨床就診時大部分患者已處于中晚期發病階段,而且由于胰腺藏于腹腔深處,周圍有很多重要的血管,這導致胰腺癌手術切除率僅有20%至30%。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胰腺癌發病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包括非遺傳性危險因素,例如長期吸煙、高齡、高脂飲食、體重超標、慢性胰腺炎或伴發糖尿病等;另有約10%的胰腺癌患者有家族遺傳史。
胰腺癌屬于原發、先天耐藥疾病,因此使用藥物治療的有效率很低。外科手術是胰腺癌唯一的根治手段,但整體手術療效尚不令人滿意。
目前對于轉移性胰腺癌的臨床治療仍以化療為主,例如白蛋白結合紫杉醇聯合吉西他濱(也稱AG方案),但受制于藥物有限且效果不夠理想,患者獲益比例低。胰腺癌患者面臨總體生存期短,生存質量低的巨大挑戰,特別是轉移性胰腺癌患者中位總生存期僅6個月。
近年來,新藥研發的突破為胰腺癌患者帶來一絲希望。今年8月30日,施維雅首款胰腺癌治療藥物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注射液(商品名:易安達)在中國上市,與5-氟尿嘧啶和亞葉酸聯合,為接受吉西他濱治療后進展的轉移性胰腺癌患者帶來用藥治療方案。
該藥物作為國內胰腺癌領域近24年來首款上市的重磅治療藥物。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接受吉西他濱治療后進展的轉移性胰腺癌患者采用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注射液與5-氟尿嘧啶和亞葉酸聯合治療,患者中位總生存期(OS)明顯改善,且亞洲人群生存獲益更顯著,中位OS延長5.2個月。
盡管總生存期僅延長數月,但對于晚期癌癥患者而言,幾個月的生命也是彌足珍貴的。
脂質體作為一類新型制劑的藥物載體,具有保護內酯環的活性結構作用、被動靶向性和緩慢釋放藥物的特點,為胰腺癌臨床治療帶來新的選擇,對于推進胰腺癌治療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相關藥房信息獲悉,易安達(10ml:43mg)在一些藥房的售價約7800元人民幣。“藥品的可及性依賴于政策的支持,期待國內的各項準入條件準入規則,能對治療像胰腺癌這樣極惡性腫瘤的產品有積極的支持。”施維雅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在外科治療領域,胰腺癌新的輔助治療手段也在研究中。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虞先濬和施思團隊在《細胞》雜志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發表封面文章,揭示了胰腺癌新輔助治療療效的作用機制,同時為胰腺癌的新輔助治療提供了AG聯合CD36單抗(白細胞分化抗原36)這一全新策略。
研究人員發現,胰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輔助治療后,胰腺癌出現了由“冷”變“熱”、由“糖”轉“脂”的狀態改變;此外,靶向新輔助治療后上調的代謝免疫關鍵分子CD36,可以顯著提升胰腺癌治療效果,并與標準新輔助治療方案產生協同作用抑制胰腺癌進展。
研究團隊稱,該研究結論可以推廣至晚期轉移性胰腺癌等更多人群。未來將開展臨床試驗,在不同分期的胰腺癌患者中驗證AG聯合CD36單抗方案的療效。
上一篇:重慶警方破獲騙取巨額醫保基金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