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3年11月2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的古籍復制費引發了廣泛爭議。袁筱旻(化名)是一位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在讀研究生,他在撰寫畢業論文期...
2023年11月2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的古籍復制費引發了廣泛爭議。袁筱旻(化名)是一位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在讀研究生,他在撰寫畢業論文期間需要查閱國家圖書館的兩種古代文獻,因此向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提出了古籍復制的申請。
根據國家圖書館的規定,袁筱旻先后向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普通古籍閱覽室繳納了兩筆資料復制費,總計899元。他將這一過程分享到了微博上,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有人認為國家圖書館是一個公益性機構,應該免費向公眾提供古籍查閱和復制服務。但也有人認為,古籍復制過程復雜,因此圖書館適當收費也是合理的。
袁筱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筆費用對在校學生來說是相當大的負擔。他理解圖書館對古籍的保護需求,但認為收費門檻對于真正希望研究和查閱古籍的人來說太高了。他表示:“古籍不應該因為查詢和復制費用過高而讓它們被束之高閣。”
11月2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的一位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古籍復制的價格是根據折舊程度和用途等因素確定的,具體價格要根據書目和索書號來核算。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實行統一收費標準,目前沒有針對學生群體的特殊優惠政策,這一收費標準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批準。
教育專家和律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和相關法規,圖書館要求用戶付費復制文獻并限制用途,如用于學術研究等,是合理的。然而,為了讓古籍更好地為真正需要查閱古籍的人服務,避免設定過高的價格門檻,這一收費標準還有改進的空間。
袁筱旻需要借閱的古籍包括嘉慶年的詩集刻本和民國文獻,這兩本書都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藏中存在。他分別于去年12月和今年6月向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提出了復制申請,分別間隔40天和60天得到了所需資料的復制。總共,他支付了國家圖書館899元的復制費。
袁筱旻解釋道:“嘉慶本的詩集我查遍了一些大圖書館,包括國家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蘇州圖書館等,但只有國家圖書館有這本書。至于民國文獻,上海圖書館也有,但我前去后工作人員告知部分文獻已經損壞,無法提供給讀者閱讀,我也理解這一情況,所以我決定繼續向國家圖書館查閱。”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的網站介紹顯示,他們館藏有27萬余冊中文善本古籍,其中包括1600多部宋元善本。此外,館內還有164萬余冊普通古籍、3.5萬余件共16種少數民族語言的民族語文文獻、3.5萬片甲骨實物、8萬余張金石拓片以及20余萬件古今輿圖。
袁筱旻指出,古籍在文史專業學生中的需求相當大。他表示:“以我所學的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為例,如果不能查閱古籍,就無法進行相關研究。如果無法閱讀這些古籍,就好比要研究李白的詩,卻無法閱讀他的作品。”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工作人員告訴奇聞事件記者,國家圖書館提供兩種古籍復制方式,一種是在線申請,申請人填寫書目和相關信息,由圖書館審核,然后提供復制服務,另一種是線下申請,前往圖書館古籍部直接辦理。不論哪種方式,都需要填寫表格、支付費用等步驟。
除了國家圖書館,國內多家藏有古籍的圖書館也提供古籍借閱服務,但幾乎都需要向申請者收取一定的費用。比如,南京圖書館的歷史文獻復制收費標準根據歷史文獻的不同時代而異,從90元/葉到4元/葉不等。
袁筱旻說,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雖然提供了費用明細單,并可以為申請者提供發票,但由于學生沒有相關課題項目,無法報銷這筆費用,只能自己承擔。此外,古籍查閱不僅包括復制費用,還需要考慮往返路費和住宿費。在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城市,住宿費用較高,對許多文科學生而言,這些費用無法報銷,只能自費承擔。
總的來說,國家圖書館古籍復制費的爭議引發了關于古籍保護與開放的討論,以及對收費標準的審視。這一話題涉及到如何平衡古籍保護和開放之間的需求,以確保古籍資源能夠為更多人提供價值。同時,一些網友提出在AI時代,是否應該使用自動識別技術,而不是手工復制古籍,引發了更廣泛的探討。
上一篇:六問河南23歲女教師留遺書去世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