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雷軍回應了小米SU7定價。在最新采訪中,他再次否認了9.9萬和19.9萬的價格,稱這都是開玩笑。但也明確,確實有點貴!雷軍還回應,造車投入不...
雷軍回應了小米SU7定價。
在最新采訪中,他再次否認了“9.9萬”和“19.9萬”的價格,稱這都是“開玩笑”。但也明確,確實有點貴!
雷軍還回應,造車投入不止100億元——實際批準的資金是100億美元,換算為人民幣將近720億元。
之所以會投入這么多,雷軍透露,自己認識到智能汽車“贏家通吃”的殘酷性——未來只有很少幾家智能車品牌可以存活。
雷軍采訪中都說了什么
雷軍回應了小米汽車的售價問題,他介紹稱,小米汽車的性能相當于燃油車200百、300萬豪車的性能。保時捷911 Turbo S,邁巴赫S580 4MATIC就在這個價位。
雷軍表示,高性能,高配置,所以小米SU7成本也高,因此他回應:
大家喊的9.9萬、14.9萬、19.9萬,我覺得都是在開玩笑。
雷軍確認,定價可能會確實有點貴。不過到底定多少,還要等到正式發布會再公布。
大家最關心的價格,引起的爭議反而不是最多的,畢竟此前技術發布會上他已經回應過類似喊話。
爭議最多的是,雷軍認為智能電動汽車最后會和軟件或者消費電子產品一樣,“贏家通吃”。
因此小米認為小米汽車不做到全球銷量前五可能就生存不下去。
作為對比,一年狂賣302萬輛的比亞迪2023年銷量排名全球第九,這是中國汽車品牌首次殺入全球銷量前十。
2022年和2023年全球第五名的銷量都超過了600萬輛。
也是基于這個判斷,雷軍此前在技術發布會上定下了奮斗15-20年,成為全球前五車企的目標。
目標遠大,爭議的是,這和李斌早前的判斷完全相反,李斌認為汽車行業從來不是贏者通吃,行業競爭非常強。
也正是意識到了“贏家通吃”的殘酷性,雷軍透露,董事會實際批準了100億美元造車,折合人民幣接近720億元。
相比早前流傳的“100億元,3400個工程師”說法,資金多了很多,巨額的資金支撐小米卷入競爭極度激烈的市場。
目前已經實現小米SU7小規模量產,預計今年上半年上市。
在采訪中也問到了雷軍如何看待“小米造車太晚了”,雷軍則表示:
晚有晚的好處,有后發優勢。
隨著小米SU7小規模量產,最近經常有網友在路上偶遇小米SU7測試車。
參與測試的,就有雷總本人。
小米汽車最近還透露了哪些信息?
有網友最近發文稱,在高速收費站遇到了雷總并和他合了影,小米SU7測試車也同時出現在收費站。
此前雷軍曾透露,造車要先懂車,為了更了解車,雷軍在三年里開了150輛車。如此看來,本人應該是親自參與了車輛測試,甚至可能試駕多次了。
開起來的感覺怎么樣?
小米公關總經理王化引述參與測試同事的話稱,小米SU7車輛“操控感好”。
種種跡象表明,小米SU7的正式上市越來越近了,首批2S門店已在裝修,4月的北京車展小米汽車稱也在籌備參展事宜。
上一篇:媒體:讓彩禮回歸“禮”的本質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