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說起臘月的節日,你能想起幾個呢?想必想到的有臘八節,小年,還有除夕吧,畢竟這都是臘月里最為熱鬧的節日。那么,關于臘八節的時間你知道...
說起臘月的節日,你能想起幾個呢?想必想到的有臘八節,小年,還有除夕吧,畢竟這都是臘月里最為熱鬧的節日。那么,關于臘八節的時間你知道嗎?臘月初幾是臘八節呢?想知道臘八節是怎么來的,臘八節的傳說是什么,就來瞧瞧奇聞事件小編的介紹吧。
臘八節
臘月初幾是臘八節
臘月初八是臘八節。
臘八節,即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后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我國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忙著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粥。在南方臘八很少提,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臘八節是怎么來的
古人把每年的十二月稱為臘月。“臘,冬至后三戌,臘祭百神。”這是《說文解字》中講的。臘,就是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臘祭活動在冬至后第三個戌日,用打獵來的鳥獸做供品祭祀天地眾神。在《禮記·月令》中說,此時天子要祈祭“天宗”,“臘先祖五祀”,讓農民們得以休息。可見周代時就有了臘祭,而且是用獵物來祭祀祖先和門戶等五種神靈的。因為冬天鳥獸肥胖,正值農閑,去打獵祭祀天地和祖先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此日為臘日。南北朝時才將臘日固定為臘月初八。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