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河南鄭州的孫先生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布多條視頻,稱其正在讀初二的女兒在10月23日逛商場期間,突然被多名女生強制拖進商場地下通道,...
近期,河南鄭州的孫先生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布多條視頻,稱其正在讀初二的女兒在10月23日逛商場期間,突然被多名女生強制拖進商場地下通道,并遭到對方的毆打。事后,孫先生還曾發出“萬元懸賞令”,希望能找出事件中的施暴者。
這是一起發生在校園外的霸凌事件,而此事件的發生,筆者認為有一個“一新一舊”的方向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舊”的是此事件依舊屬于未成年霸凌事件,如何對此類現象進行預防并根治,依舊是整個社會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新”的是被霸凌女孩的父親,對孩子出現異樣的表現所展現出來的敏覺性及其勇于作為的精神,為所有被霸凌者的父母們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屢禁不止,而當此類事件發生時,如何及時止損將霸凌的危害值降到最低,同樣尤為重要。首先我們需要明晰的是,校園霸凌事件所牽扯的主要對象分別是“霸凌者與被霸凌者”,以及“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父母們”??梢哉f,大部分的“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都處于一個“當局者迷”的狀態,霸凌者陷入的是一個魯莽無知且無畏的深淵,而被霸凌者則被攪入了一個害怕膽怯且無助的無底洞,想要尋求這兩者的自我突破也就顯得頗為困難了些。而此時最能依托的便是能夠做到“旁觀者清”的人,而旁觀者也需“近”,與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關系緊密的父母們正是最好的人選,他們應該主動擔起責任為己方發聲,為對方負責。
前不久一網名為“太陽媽媽的故事”的網友在網上爆料,其就讀于湖南省婁底市某鄉鎮小學二年級的女兒遭到同班17余名女生霸凌及性霸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不難發現的是,隨著有關校園霸凌事件報道的增多,以及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被霸凌者父母幡然醒悟,深知為己方發聲的重要性,會積極主動地去為自己的小孩爭取相關權益。被霸凌者父母們的態度及舉動實際上是治愈被霸凌者們最后一劑強有力的良藥,通過主動將自己的小孩拉出被霸凌的深淵,能夠把霸凌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這值得所有被霸凌者的父母們學習借鑒。
而縱觀所有的霸凌事件,霸凌一方似乎總隱藏在黑暗的一角。霸凌者是否能夠醒悟改正依舊是一個未知數,所以筆者認為,這一刻霸凌者的父母也同樣應該主動擔起責任,為己方所做出的行為道歉買單。霸凌者出現霸凌心理、做出霸凌行為,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難辭其咎的。如何補救,與被霸凌一方積極協商溝通是第一步,這也能讓自己的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當錯誤已然發生時,如何彌補己方的過錯則是第二步,應當及時盡力給予受害方以物質和精神上的補償。最后才能回到根源性的問題,加強對孩子的教導,避免此類錯誤的再發生。
前面提到的“新”屬于欺凌的處理范疇,現在所說的“舊”則應該屬于尋求外部的支持范疇,校園霸凌這一社會問題的解決也仍需從宏觀入手。每個地方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校園霸凌的現象,而每個地方出現校園霸凌的環境背景因素卻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在共同性中尋找特殊性是解決其現象不容小覷的一個方法論。比如,除了國家應當完善校園霸凌相關的法律法規外,各地區也應該做好相關背調工作,從“影響校園霸凌的地域性因素”出發,總結其地區出現校園霸凌的原因以尋求突破口,找到解決辦法;并且在此方面有針對性地在國家法律的基礎上,出臺更為適合本地區的法律法規,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解決此類問題。最后,筆者也希望處于社會中的你我他能對霸凌有更深的認識理解,盡己所能共同推動社會良好氛圍的構建。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