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幸福應該是來得巧,而不是來得多。就像口渴時喝上一杯冰茶,而不是吃撐時再上滿漢全席。如今到了驚蟄時節,我們都說驚蟄是田間耕種忙的日子
梨
驚蟄吃梨的起源
驚蟄吃梨主要是北方的民間習俗,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而在北方,山西梨的名氣較大,并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而且每年驚蟄時期,山西地區還會舉行傳統的梨花廟會,據碑文記載起源于北魏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還有唐代梨樹存活至今者數株。
驚蟄吃梨注意事項
梨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梨,以免加重病情。若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治療。驚蟄時節也是氣溫回升、天氣干燥的時候,適當食用梨子等水果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
隨著氣溫回暖,驚蟄時節關節疼痛問題逐漸凸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主任丁悅教授提醒市民在“倒春寒”時刻要注意保暖、適當鍛煉,避免關節成為“春寒”的“受害者”。
驚蟄時節的各種風俗和民俗,展現了人們對自然節氣的敬畏和祈愿,也體現了人們對健康、平安的美好期盼。愿大家在驚蟄時節能夠合理飲食,保持身體健康,迎接春天的到來。
驚蟄民俗風俗
吃梨子:驚蟄時節吃梨有助于潤肺清熱,預防咳嗽。此時也適宜多食甜食如大棗、山藥來養脾。
炒蟲:南方地區的人們會炒黃豆、米谷等食物,象征害蟲被消滅,稱為“炒蟲”風俗。
祭白虎: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驚蟄時節人們會到廟宇祭拜白虎雕像,希望避免是非之禍,祈求順利。
上一篇:廣西小砂糖橘寶貝到家啦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