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羅布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由于形狀宛如人耳,羅布泊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nào)爾后來經過
羅布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由于形狀宛如人耳,羅布泊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nào)爾后來經過地質工程者的改造,這里變成了“希望之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迅速干涸,后成為探險樂園,吸引眾多人口先后前去探險,同時也給眾人留下太多懸疑。
干涸之謎
關于羅布泊的干涸時間,始終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作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地帶,這里曾是一片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這里曾擁有一個人口眾多的樓蘭王國。
羅布泊湖的上游共有5 條河流,其中孔雀河和塔里木河是它的主要水源。有人認為,1940 年,羅布泊上游的孔雀河水流減少,這導致羅布泊湖體收縮后消失;也有人表示,在上世紀60 年代初期,因為塔里木河下游修筑水庫,孔雀河上先后筑起多道堤壩,使得羅布泊日漸干涸。1972 年,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拍攝下干涸的羅布泊湖衛星圖,因此,許多人認為羅布泊的干涸時間為1972 年。
這一次,通過29個專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謎底終于揭開。“羅布泊干涸的時間,是1962年。”夏訓誠告訴記者。他翻出一本期刊,上面刊登著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濟1959年在羅布泊湖上劃橡皮船測量水深的照片。那時,羅布泊剛經歷了1958 年的一場特大洪水,照片中的羅布泊水波蕩漾,水域面積達到5000 平方公里。此次科考,夏訓誠邀請已經78歲高齡的趙老重訪現場,再次來到羅布泊,趙濟證實了當年的確是在位于羅布泊北岸的孔雀河三角洲拍攝下那張照片。
如此大面積的水域,為什么短短三四年就干涸了?通過這次科考,夏訓誠終于得出結論:羅布泊是一個寬而淺的湖面,湖底平均離地面僅三米。這么淺的湖,水體變化會非???。夏訓誠進一步以羅布泊附近的博斯騰湖為佐證,這個內陸湖緊挨著羅布泊,位于羅布泊正西面。據夏訓誠介紹,博斯騰湖在沒有任何水源補充的情況下,一年湖水深度因蒸發可減少1 米。由此可見,羅布泊在短短三四年時間里完全干涸就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