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注哈以局勢網友,可能會注意到一個詞:加沙地道。以色列曾把加沙地道作為其軍事打擊目標,足見它的軍事意義。加沙地道并不是一個秘密的地...
關注哈以局勢網友,可能會注意到一個詞:加沙地道。以色列曾把加沙地道作為其軍事打擊目標,足見它的軍事意義。
加沙地道并不是一個秘密的地道,跟咱們地道戰里的地道不太一樣。10月15日,哈馬斯發布了一段展示他們如何運用地道進行作戰的訓練視頻。視頻長1分20秒左右,內容為針對以色列坦克進行的訓練,其中包括武裝人員從地道口出現并發起攻擊,以及進入地道撤離的環節。
既然地道的存在不是秘密,那這里的秘密就是它的位置和規模。整個加沙地帶長41公里,寬6到12公里,面積365平方公里。有人說加沙地道的總長超過了500公里。500公里什么概念?倫敦地鐵的總長是408公里,香港的港鐵網絡全長271公里,500公里的地道可見是有多么密集了。
(一)哈馬斯地道長約500公里?
在互聯網上廣泛檢索后發現,“加沙擁有500公里地道”的說法最早出現在2021年5月27日《耶路撒冷郵報》的一篇報道當中。這篇報道稱:“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在前一天的演講中說到,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擁有500公里地道,而只有其中5%在最近的沖突中受損。”
辛瓦爾所說的“最近的沖突”是指2021年4月中旬巴以之間爆發的戰火,這次沖突一直到一個月后的5月20日雙方達成?;饏f議。
仔細閱讀《耶路撒冷郵報》的報道以及文內的鏈接,我們梳理出事情的經過:雙方達成?;饏f議之后,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表示,在11天的大規模戰斗當中,以色列軍隊摧毀了加沙地帶的100公里的防御地道,并且展示了一張被摧毀地道的分布圖。
幾天之后,哈馬斯的領導人發表了新聞報道中提到的這個演講,很明顯就是針對以色列公布的這個數據,意思是說“我們有龐大的地道,且500公里的5%也就是只有25公里被毀了”。
所以,500公里這個數字是從哈馬斯的這名領導人嘴里說出來的,后來媒體也都是引用了他這個說法。但真正的地道具體有多長,我們無法知道。
(二 )地道內部什么樣?
這個地道的規模、位置雖然是秘密,但它里面的樣子很多人都見過。一方面,以色列軍隊在摧毀地道以后向外界公布了地道的情況;另一方面,哈馬斯曾經接受過媒體采訪,允許他們拍攝部分地道內部的情況。
從報道可以看出,加沙地道在哈馬斯的軍事防御當中確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除了加沙內部地下的防御地道之外還有一部分地道是邊境地道,這些地道一端在加沙,另一端就可能會出現在以色列境內邊境區域的任何一個地方。
有貼文在總結哈馬斯10月7日的突襲手段時認為,哈馬斯武裝人員除了通過火箭彈等手段襲擊以色列外,還運用了地道。但以色列方面在國防軍網站中回溯襲擊事件時是這樣表述的:數千名武裝的哈馬斯恐怖分子使用拖拉機、火箭榴彈和炸藥拆除了加沙安全圍欄的大部分并入侵了以色列南部,一些人使用機動滑翔傘飛越圍欄,另一些人試圖通過海上入侵。很顯然,在這里都沒有提到邊境地道。
(三)哈馬斯是否曾利用地道突襲以色列?
2013年,以色列國防軍發文表示,在加沙發現一條位于以色列平民社區附近的地道,位于地下約18米延伸1.7公里之后被以色列國防軍引爆。以色列方面認為修地道的目的是直接連接和威脅以色列領土。以色列《國土報》也曾報道稱2006年哈馬斯利用地道抓獲了一名19歲的以色列士兵,直到5年后這名士兵才被釋放。
看來,哈馬斯利用地道突襲以色列是長期存在的現象,那么以色列是不是除了空襲之外毫無辦法,針對邊境地道有沒有防范的措施呢?這一次哈馬斯的偷襲究竟有沒有利用邊境地道?我們來看一下軍事專家的解讀。
從10月7日突襲事件之后,以色列對加沙進行了持續的空襲。有網友表示,以色列能夠迅速集結30多萬的后備役軍人,卻遲遲不開展地面襲擊,就是因為懼怕加沙地道,因為地道的存在會給以色列軍隊造成大量傷亡,這種分析是否準確呢?
軍事專家白孟宸:“以色列方面現在的行動受到了世界各方的關注,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它怎么樣能在行動之中盡量地避免自身傷亡,降低民眾的附帶傷亡,不會給自己帶來國際政治的壓力是其首要任務。還有就是以色列所劃定的幾個戰略目標之中,還包括解決人質的問題,所以它還要花時間來解決恢復情報方面的優勢。”
加沙內部的地道一定是以色列地面部隊將要面對的一個難題。我們知道加沙地帶的物資是嚴格受到以色列控制的,不可能有像盾構機、沙子、水泥這些物資的存在。那這些地道究竟是怎么挖出來的?用了多長時間才把它挖出來的呢?
從以往的媒體報道中可以了解到加沙地道主要靠人工挖掘。關于建筑材料,以色列國防軍在介紹加沙地道的文章里有所提及,原本為巴勒斯坦人提供的建筑材料按慣例會從以色列進入加沙,但是哈馬斯不用這些材料去修筑加沙居民的房屋和民用建筑,卻拿去構建地道網絡,在每條地道的修建上花費至少300萬美元。
(四)加沙封鎖后,埃及人通過地道將肯德基送到加沙?
2023年10月9日,以色列方面宣布全面封鎖加沙地區之后,加沙人的生活面臨嚴重的困境,一組加沙人在地道中手拎肯德基全家桶的照片在網絡上被大量轉發。有些圖片配著文字說明,稱這是埃及人通過邊境地道將食物送到了加沙人手中。
將網傳圖片進行反向搜索后,我們找到了圖片最早出現于2013年的《紐約時報》。加沙一家叫做亞瑪瑪的公司開發了一項跨境訂餐業務,加沙的顧客通過電話下單并電匯付款,埃及的出租車司機會從埃及阿里什的一家肯德基取餐,隨后交給在埃及邊境的快遞員,快遞員通過半英里長的地道將食物交給在加沙的另一名司機,這名加沙司機將食物從加沙南部邊境運送到亞瑪瑪公司位于加沙北部的辦公室,最后再由送餐員分送到加沙顧客的手中。
也就是說網上流傳甚廣的這幾張地道運輸肯德基的圖片是真的,但并不是發生在此次沖突之后,而是十年前2013年。在我們查找資料的過程當中也發現,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15年的一份報告提到過,2007年到2013年是加沙地道經濟發展的頂峰。也就是說當哈馬斯將加沙地道用來對抗以色列軍隊的時候,加沙民眾也在挖掘和利用地道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
(五)加沙民間地道被用來做什么?
有關加沙民間利用地道走私物品的貼文多年來也時有出現,除了全家桶訂餐還有小到襪子等日常用品,大到建材、汽車,活物里還有獅子甚至連異國新娘也可以走地道。
利用地道來運輸日常用品和建筑材料這些內容,我們在紀錄片《加沙地道》當中都找到了相關的內容。那么運送猴子獅子這些動物會是真的嗎?運送這些動物又是做什么呢?
早在2008年,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就報道了加沙動物園的相關內容。該報道稱加沙一個叫鳥獸天堂的動物園幾乎全是走私動物,而這是加沙不斷擴張的地道業的標志。2012年,英國《衛報》采訪了加沙南森林動物園的管理者,這個動物園里共有36種動物,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地道進入加沙的。
2010年6月,以色列同意放寬進入加沙地帶的物品限制,以色列一家非營利組織隨后總結了一份禁止或允許進入加沙地帶的部分物品清單,其中被長期禁止的物品共計33種,被允許進入加沙的物品共有124種,但是這份清單并非官方文件,起草清單的組織在文件開頭聲明列表是不準確和不完全的,而且會不時變化,因為它是根據巴勒斯坦商人國際組織和巴勒斯坦協調委員會提供的信息編制的。而這些人或組織的信息,則是根據他們帶貨物進入加沙的經驗和他們從以色列當局得到的答復而推斷出來的,聲明還說無法向以色列當局核實這份清單,因為他們拒絕透露有關限制向加沙運送貨物的信息。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再找到任何與加沙進口業務相關的官方文件。
無論是吃到嘴里的炸雞還是動物園里的獅子,還有清單當中的肉類 葡萄糖等生活物資,它們的用途都不是服務于軍事的,為什么這些非軍事物資也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呢?
通過地道運送的除了物資,還有異國新娘。網上有貼文稱,2010年一名哈馬斯小伙和一名俄羅斯女生網戀,最后女生不顧一切要在加沙和小伙結婚。但俄羅斯女生是無法通過口岸入境的,最后小伙讓女孩來到埃及的一處村莊住下,半夜這戶人家灶臺上的鍋被舉到了空中,原來小伙通過地道來接她了。小伙子付給主人一筆豐厚的報酬,然后接從未見過面的俄羅斯姑娘進入地道,在加沙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這究竟是真人真事還是藝術創作呢?
我們對貼文給出的俄羅斯女生配圖和關鍵詞進行了搜索,最終通過多方交叉印證確定這名俄羅斯女性叫埃琳娜·拉德萬,她的確嫁給了一個加沙人,但是他們是在俄羅斯結婚的,并且在2005年通過正常渠道進入了加沙定居,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信息可以佐證貼文中故事的真實性。
雖然他們沒有在地道舉行婚禮,但我們發現通過地道完成婚禮確實有很多真實的案例。比如2013年3月,路透社等多家媒體都報道了一位埃及新娘通過地道進入加沙結婚的事件。因為埃及邊境當局拒絕向這位新娘發放過境許可證,于是新娘和新郎就決定通過地道相見并且在加沙完成了婚禮。
這個事件也讓我們想了解以色列除了對于加沙的物資有限制之外,對于人員又是如何限制的?
軍事專家白孟宸:“首先對于聯合國也好,對于人道主義救援相關的組織也好,以色列方面是嚴格地限制進入的。那么加沙的這些巴勒斯坦人可能意見最大的一點就是,加沙跟約旦河西岸同屬于巴勒斯坦卻不能夠隨意流通。理論上講,你從加沙出來就不能去巴勒斯坦,不能去約旦河西岸,這是以色列的規定,而且要想從加沙出來或進去要有以色列方面的證明。”
上一篇:馬斯克稱終有一日人類將無需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