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王28歲,身高1米8,體重80kg,前段時間,體檢報告顯示小王肌酐指標超標,被診斷為脾腎兩虛證,需要補益氣陰。杭州市腎臟病醫院院長(杭州...
小王28歲,身高1米8,體重80kg,前段時間,體檢報告顯示小王肌酐指標超標,被診斷為脾腎兩虛證,需要補益氣陰。
杭州市腎臟病醫院院長(杭州市中醫院)陳洪宇給出的建議是先暫停高強度健身,不額外補充蛋白粉、肌酸,過一段時間后再來檢查看指標是否下降,如果還是偏高,就要引起重視。據了解,小王雖然工作忙碌但仍堅持健身一周五練,每次練完吃兩勺蛋白粉和肌酸,一年不到成功增肌6公斤卻“腎虛”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這樣,很喜歡健身,一味追求練出肌肉,其實長時間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很容易損傷小血管。”陳洪宇說,再加上過度攝入蛋白質,導致腎臟需要代謝的產物也大幅增加,從而增加了腎臟的負擔。
陳洪宇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每個人一輩子能夠吸收和攝取的蛋白質的量是有限度的,為期一生有一個總量,如果在前半生就已經超量攝入,讓你的腎臟過度代償,就會出現腎臟代償能力提前耗盡的情況。
網友評論:
好的,不健身了
可是我不健身也沒吃蛋白粉啊
這太嚇人了
科普
到底要不要吃蛋白粉?
說到蛋白粉,很多人認為它營養價值高,可以增肌、減肥、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此外,由于它的口感也很好,不少人都喜歡買來吃。但有報道稱,積年累月的高蛋白飲食在無形中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導致慢性腎病。
高蛋白飲食真的會導致
慢性腎病嗎?
長期高蛋白飲食確實會增加慢性腎病的發生風險,尤其是對腎功能受損者或腎病患者來說,其存在更大的健康隱患,但是沒有證據顯示這會對健康人產生不良影響。
蛋白質是人體需要的非常重要的營養,它是組成身體內臟器官的重要成分,也是體內各種生物反應激素、酶的重要組成成分。不過,蛋白質不是吃越多越好,吃太多也會有害健康。蛋白質攝入增加會使體內含氮的代謝廢物增加,腎就需要通過增加腎血流量和升高腎小球內壓力來調節腎血流動力學,從而導致腎小球濾過率升高,就有可能影響腎功能。
2020年對膳食蛋白質與腎臟健康進行探究的薈萃分析認為,膳食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引起腎小球內高壓,從而導致腎臟超濾、腎小球損傷和蛋白尿,長期攝入高蛋白會增加慢性腎病風險。
不過,對健康人來說,這種擔心可能大可不必。對于腎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來說,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表明高蛋白飲食(每天每千克體重蛋白質攝入量≥1.5克)會對腎功能帶來不利影響。
目前,全球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大概是14.3%,我國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大概是10.8%,也就是每10人里就有一人是慢性腎病患者。另外,還沒有被診斷為腎病但腎功能已經輕微受損的人可能還有很多。因此,從健康角度,還是建議大家平時不要吃太多蛋白質。
正常人需要吃蛋白粉嗎?
要不要單獨或額外吃蛋白粉,關鍵看是否缺蛋白質。如果我們的飲食中缺蛋白質,當然是可以靠吃蛋白粉來補充的,但如果不缺,就沒必要去吃蛋白粉了。
對于健康成年人,我國最新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推薦,每天蛋白質攝入量女性為55克,男性為65克。
我國居民1989—2009年蛋白質攝入量的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我國女性和男性平均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分別為60.9克和70.4克,均已達到健康推薦量,現在估計還要更多。所以,我們的蛋白質其實吃得挺夠的,絕大部分人并不缺蛋白質。
哪些人需要吃蛋白粉?
蛋白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最常見的是“大豆分離蛋白”和“乳清蛋白”,分別來自大豆和牛奶。它對一些特定人群的健康是有幫助的。一般來說,這4類人可以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適當補充蛋白粉。
1. 某些疾病狀態患者
如受傷、燒傷、大面積皮膚潰爛、感染、做過外科大手術的患者等,他們正處于身體恢復的關鍵時期,體內的蛋白質處于重度虧損狀態,吃蛋白粉就是有效且快捷的一種手段。
2. 特殊疾病患者
如神經性厭食、消化不良、小腸吸收障礙等患者,由于身體處于特殊疾病狀態,需要多吃點兒蛋白質,蛋白粉就是不錯的選擇。
3. 某些特殊時期人群
孕婦、乳母的飲食中需要更多的蛋白質,而且孕期還有孕吐、影響食欲等問題導致攝入蛋白質不夠。某些胃腸道功能較弱又進食少的老年人,再加上牙口不好,很少吃肉,可能存在蛋白質攝入不足的問題。
4. 高強度、專業健身人群及運動員
高強度、專業健身者及運動員由于運動消耗蛋白質量大,可以根據自己的運動情況,在運動營養師的指導下適當服用蛋白粉。
上一篇:人民文娛評以愛為營 引了不少觀眾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