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政務服務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也關系社會對政府的認知,不可輕忽。政務服務大廳辦事兒,每次都說缺一樣材料?這樣辦事人員動動嘴,群眾跑斷腿...
政務服務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也關系社會對政府的認知,不可輕忽。
政務服務大廳辦事兒,每次都說缺一樣材料?這樣“辦事人員動動嘴,群眾跑斷腿”的場景又出現(xiàn)了。
據大眾網報道,11月24日,江蘇常州一女子在政務服務中心和工作人員發(fā)生爭執(zhí),稱自己按要求把所有東西都拿來了,結果工作人員一會兒要這一會兒要那,每次都缺一樣材料,為什么不能早說?
據拍攝者稱,該政務服務大廳還存在跳著叫號等問題。
每次都說材料不齊,每次都缺一樣材料,這樣的政務服務讓人搓火。
在“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深入人心的當前語境下,這樣的操作也讓人難以理解。辦事人員“一次不說清”,怎么可能讓老百姓“最多跑一次”?
當然,也有人會說,服務大廳事務繁雜,工作人員有一些忙亂乃至疏忽也很正常。
但這并不是多次都“不說清楚”的理由。
因為,“一次說清楚”門檻并不高。
任何一項事務,需要準備哪些材料,都是預先設定好的,工作人員手中應該有詳細清單,一次性說明白或者以書面形式告知前來辦事的群眾就可以。
不只如此,辦事大廳也應在醒目位置公開這些信息,還可以放到網上讓公眾周知,這些也都不難做到。
這樣,辦事的人事先就會心中有數,不必來來回回地跑,甚至都不必讓工作人員當面告知。
再就是,“最多跑一次”指向辦事窗口的簡化、辦事時限的壓縮、辦證數量的減少、提交材料的減少等,這也意味著,辦事唯簡,有必要持續(xù)壓減繁冗的材料,盡量減少前置審核事項。
這樣,大量壓減之后,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也都會感覺方便。
當下,很多地方都在喊“最多跑一次”,這樣的服務創(chuàng)新推動了辦事效率的提升,也讓企業(yè)和群眾感受到巨大便利。
但也要注意到,任何制度創(chuàng)新的支撐點,都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制度很美好,但需要人來落實。
只有讓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心系群眾、踏實力行,才能把宏大的目標落實到位。
也不必諱言,時至今日,仍有個別政務工作人員仍然以管理者而不是服務者自居,說話辦事的服務意識不夠。
盡管這樣的態(tài)度未必就是主動刁難,但在客觀上確實給群眾帶來了麻煩。
機械的技術操作背后,還應該有一顆為民服務的心。材料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本著與人為善、與人方便的初心,多提醒一句話,多操一點兒心,老百姓可能就會省很多事兒。
此外,從現(xiàn)場視頻看,這個政務服務大廳可能還存在其他問題,像被質疑的跳號等,該解釋清楚的要向群眾解釋清楚,該改正的也要及時改正。
說起來,這些事情都很細微,但都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對于政務服務的認知,小事不小,不可輕忽。
上一篇:鵝腿阿姨回應清北之爭:會輪著去的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