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1日,據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中心檢測,12月1日、2日,我國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其中,12月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12月...
12月1日,據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中心檢測,12月1日、2日,我國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其中,12月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
12月1日晚,黑龍江漠河北極村出現紅綠極光。而根據中國國家地理頻道官方微博賬號,12月1日晚,也有網友在北京懷柔拍攝到極光,這是北京史上第二次極光影像記錄。從2019年12月開始,太陽進入了第25個活動周期,預測在2025年左右迎來最高峰。
12月1日晚,北京天文館研究員、《天文愛好者》雜志主編朱進告訴奇聞事件記者,極光的發生是由于太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由于地磁場的作用,這些高能粒子轉向極區,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空與高層大氣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
朱進表示,雖然極光常見于高磁緯地區,但如果地磁暴特別強,極光發生的范圍會擴大,據記載,地磁暴厲害的時候,甚至在赤道地區都能看到極光。因此,在北緯40°的北京地區看到極光是可能的。
據朱進回憶,他曾于2003年時在河北興隆看到過極光。而在當時,北京平谷也有觀測到極光的報告。
對于為何中低緯度地區也會發生極光,朱進表示,一般情況下,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抵達地球附近的時,地球磁場會把它們導向地球兩極。但如果抵達地球的太陽高能帶電粒子特別強,和地球磁場發生相互作用產生特別強的地磁暴,有些高能帶電粒子會在中緯度或者低緯度地區進入大氣層,就有可能在中低緯度地區產生極光。
事實上,此次北京觀測到極光,已有官方發布的地磁“預警”。
12月1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大地磁暴預警,根據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中心監測,12月1日、2日,我國將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其中12月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延續到12月2日。在此影響之下,空間站可能因大氣拖拽造成軌道高度下降,衛星導航設備誤差增大,航空飛行將面臨通信環境變差和跨極區輻射的雙重風險,對于公眾,尤其是信鴿玩家和極光愛好者,未來幾天要時刻注意空間天氣信息。
朱進解釋,當太陽日冕物質拋射或者太陽耀斑爆發后,這件事是以光速傳播到地球的,人類在上述太陽活動發生后約8分鐘便可知曉。而太陽帶電粒子流的傳播速度則要慢很多,大概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抵達地球,因此,人類可以對于可能出現的地磁暴進行預警。
朱進表示,地磁暴會對短波通信等產生影響,但由于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