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18日晚,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截至目前,地震已致100多人遇難。為何此次地震破壞力這么大?還會有余震嗎?救援難度如何?記...
12月18日晚,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截至目前,地震已致100多人遇難。為何此次地震破壞力這么大?還會有余震嗎?救援難度如何?記者專訪了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專家高孟潭。
“在此區域發生6級以上地震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震區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向東北方向的推擠,是我國地震最為強烈的地區,廣泛分布大批逆沖型斷裂帶。”高孟潭說,歷史上,這些斷裂帶就曾發生過多次大型地震,比如海源8.5級大地震、古浪8級地震。而此次地震發生在拉脊山斷裂帶,本身處于地震活動的構造帶,具備發生強烈地震的背景。在國家抗震設防區劃圖上,該地帶一直是需要重點防范的地區之一。
相比同等震級的地震,為何此次地震破壞力很大?
高孟潭介紹,甘肅地震發生在逆沖斷裂為主的構造體系上面,這是一次典型的逆沖型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非常強烈。換句話說,它的破壞性非常強。
其次,逆沖型地震容易引發山體崩塌和滑坡,加上該地區本就是地質災害多發區。
第三,地震發生時刻正值隆冬時節,寒潮活躍,低溫情況可能對受困人員救援有很大影響。
地震發生后,蘭州、西安等很多城市有震感。對此,高孟潭解釋,這些城市所在地區都處于積土層比較厚的盆地上,對于地震波有2到6倍的放大效應,使得距離較遠的地方也會感到晃動。
甘肅地震后會有余震嗎?還會發生更大地震嗎?
“任何一個地震,緊接著發生余震活動,幾乎是必然的,這次也不例外。昨晚11點59分之后截至今天上午,當地4到4.9級地震共2次,3到3.9級地震發生了7次,3級以下地震達到了273次。”高孟潭直言,后面是不是還會有更強的余震,需要通過對這個地區的地震活動序列進行進一步分析研究才能判定。
高孟潭還提到,從現有的災區現場畫面看,有的老舊農村建筑倒塌較多。“這一直是個老問題,農居安全問題一直備受大家關注,今后,這一方面的工作應進一步加強,結合風險普查,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農居的安全管理。”
另外,還有的房屋建筑可能不會倒塌,但吊頂等內裝飾的墜落可能造成人身傷害。高孟潭認為,針對如何避險自救,相關部門應做好更深層次的科普宣傳,“總的來說,記住6個字,趴下、掩護、抓牢。”
上一篇:甘肅地震前后烏鴉成群?專家解讀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