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18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了6.2級地震,而在19日,震區及周邊地區以晴天為主,后半夜至凌晨最低氣溫達到了-15℃到-9℃之間。有專家...
12月18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了6.2級地震,而在19日,震區及周邊地區以晴天為主,后半夜至凌晨最低氣溫達到了-15℃到-9℃之間。有專家指出,如果戶外氣溫低于-10℃,被壓埋在廢墟下的人員在沒有受傷的情況下,估計能夠堅持的時間也就只有5~10個小時。
救援人士分析稱,此次救援最大的難度在于低溫天氣,黃金救援時間會縮短。那么,低溫到底會給救援帶來哪些難題?面對失溫的風險,被困者該如何自救?
低溫會給救援帶來許多難題。有專家指出,低溫會使身體變得僵硬,導致肌肉收縮和變硬從而使救援更加困難。其次,低溫還會導致身體失去協調性和靈活性,使被困者難以自救。此外,低溫還會使人的意識變得模糊,甚至失去意識,從而無法與救援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配合。
面對失溫的風險,被困者應該盡可能保持冷靜,不要哭喊,節省體力,這也是保存體溫的方法之一。如果找不到更多的衣物保暖,可以兩個人或多人盡可能貼緊身體,抱在一起抵抗嚴寒。
有網友表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希望救災物資盡快跟上,帳篷、保暖防寒衣物等物資盡快到位。同時,救援人員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只有身體狀況良好才能更好地救助更多的人民群眾。
讓我們向沖鋒在前線的所有人民子弟兵致敬!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傷者早日康復!祈禱再無新增傷亡!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