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淘寶、京東相繼公示了最新的平臺爭議處理規則和售后服務管理規則。其中均明確,在一定條件下,消費者可向商家發起退款不退貨,即僅退...
近日,淘寶、京東相繼公示了最新的平臺爭議處理規則和售后服務管理規則。其中均明確,在一定條件下,消費者可向商家發起退款不退貨,即“僅退款”的申請。這意味著,由拼多多率先推出的“僅退款”規則,至此成為我國三大頭部電商平臺的共同選擇。
隨著規則的發布,網絡上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網友拍手稱快,認為能遏制電商行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有網友表示,若出現惡意申請“僅退款”等問題,則會引發新的矛盾。
@經濟日報:電商巨頭紛紛引入“不退貨僅退款”服務,意味著行業競爭已從擴大規模轉向比拼存量,從拼低價轉向拼價格、質量、服務在內的全方位服務體驗。可以預見,更堅定地維護消費者權益有望成為行業標配,跟進的平臺和商家可能越來越多。電商行業長期存在的虛假宣傳、刷單炒信、價格欺詐、以次充好、貨不對版、假冒偽劣等問題有望進一步得到遏制。
@奇聞事件:這一新規表面上看是平臺之間在競爭機制下被動作出的規則優化,但對于消費者權益保護和網購消費環境的改善而言,是一種必然選擇。這種以消費者為本的規則優化,也是中國電商快速發展、網購普及率迅速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作為一項新規,在執行中如何平衡好消費者與商家的利益,既讓商家不敢怠慢消費者,也要避免出現誤傷商家合法權益的空子,更加考驗平臺在審核機制、大數據認定、用戶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王冬燕:“僅退款”規則是電商平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手段,但在此過程中,商家的權益也不應被忽視。一方面,電商平臺應該完善“僅退款”政策的實施細則,明確界定可以申請“僅退款”的具體情形,防止規則被惡意利用;另一方面,電商平臺應建立健全糾紛調解機制,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公正、公平的爭議解決平臺。通過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和裁定,既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能避免商家因不合理退款請求而遭受損失。
上一篇:2023,哪些公司不見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