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持續走高的房貸利率之下,美國房價卻沒有下降,樓市平均房價指數反而再創新高。一般而言,房貸利率上升,購房者資金成本提高,會抑制購房行...
持續走高的房貸利率之下,美國房價卻沒有下降,樓市平均房價指數反而再創新高。
一般而言,房貸利率上升,購房者資金成本提高,會抑制購房行為,需求下滑并導致房價下跌。但今年以來美國樓市走勢如此相反,讓許多人直呼“看不懂”。美國樓市究竟怎么回事?
就在去年,美國房價接連下跌,年內累計下跌超過5.0%。然而,今年開年后,房價忽然觸底反彈,截至今年7月,之前的跌幅已被抵消,房價指數創下歷史新高。7月之后,美國房價又一路飆升,8月房價指數同比上漲2.6%,9月同比增長3.9%,11月也同比漲了3.5%,房價指數連續八個月上升。總體看來,今年截至目前,美國平均房價已經上漲6.6%。
不過,價格雖有“回暖”之意,但成交數量卻仍持續低迷。根據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的數據,美國10月成屋銷售總數不及預期,連續第五個月下降,至年化379萬戶,創2010年以來新低。10月美國成屋銷售出現近一年來最大跌幅。
分析認為,目前房貸利率較高,讓許多潛在買家望而卻步,限制了房屋成交數量。
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MBA)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30年期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為7.22%,雖然較此前有所回調,但7.22%的利率仍比較高,去年同期利率才6.49%。而美國大部分的房產持有者的房貸利率是3%至4%。
所以,房主也不希望放棄較低的房貸利率、將房屋上市出售。這助推了美國房屋庫存的進一步吃緊。
此外,有觀察認為,過去的15年里美國新房建成量遠遠低于市場需求,由此產生了一個巨大的供給缺口。截至今年10月底,有115萬戶待售房屋,雖然較9月攀升,但仍是1999年有記錄以來10月份同期的最低庫存水平,同比則下降5.7%。
供給減少背景之下,才出現了美國樓市的“怪現象”,即高房貸利率,但房價卻漲了。
也有專家認為,隨著抵押貸款利率從幾十年來的高點回落,新屋銷售可能活躍起來。此外,二手房市場的凍結以及房屋建筑商的激勵措施也將為新屋市場提供一些支持。
疊加市場對美聯儲明年降息預期的持續預期、通脹繼續放緩,將降低供給端的房企的金融成本,促使他們推出更多項目,增加市場供應。不過,從一定程度上看,這對于買家來說則是喜憂參半。一方面,月供會因為按揭貸款利息下降而減少,但另一方面,房價又可能會提高一些。
上一篇:眾多加沙男子被脫衣拘押畫面瘋傳 這些畫面令人深感不安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