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場景作為城市空間功能的重要載體,是城市資源要素有效匯聚、協同作用、價值創造的系統集成。大數據、元宇宙、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當前,...
場景作為城市空間功能的重要載體,是城市資源要素有效匯聚、協同作用、價值創造的系統集成。大數據、元宇宙、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當前,場景創新實踐正在成為成都城市發展的新潮流。
聚焦場景創新實踐,2019年以來,成都以新經濟應用場景建設為抓手,構建“城市機會清單+創新應用實驗室+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場景示范”場景全周期孵化機制,探索形成“資源釋放、創新研發、孵化試點、示范推廣”的場景工作體系。
截至目前,累計建設評選278個場景項目,包含創新應用實驗室、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應用場景示范區、示范應用場景等。
經過幾年時間持續探索與實踐,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結合技術認同、行業認同、市場認同及社會認同四大類指標,從智慧蓉城、產業建圈強鏈、美好生活三個領域梳理篩選出8個場景地標。在這8個場景地標中,文創園區東郊記憶深受大眾喜愛。
每一座文創園區,都有屬于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如何在消費潮流的沖擊之下,在商業模式的變遷之間,在消費人群喜新厭舊的強大“慣性”面前,超越周期地保持一座園區的發展活力,是一道十足的難題。東郊記憶,用自身表現給出了答案。從走紅國內外的意大利快時尚品牌BM西南首店,到帝視特中國內地首館——ARTE全沉浸式美術館,從成都首個集樂舞演繹、光影藝術、餐飲體驗于一體的原創漢文化餐秀品——蜀宴賦,到重磅科幻大展——“建發·三體沉浸式藝術展”,這個成都人再熟悉不過的文創園區,今年以來持續“出圈”,占據年輕人的視野。
據悉,在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的東郊記憶,定位于“時尚設計與音樂藝術雙柱求發展”的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區。已相繼獲得“成都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 AAAA 級旅游景區”“國家工業遺產旅游基地”“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首批新聞出版產業范項目”等國家級授牌。園區入駐企業 110 余家,業態門類涵蓋數字音樂、展覽演藝、文化旅游、商務辦公、動漫電競、互聯網信息等10余種,已成為成都城市文化產業聚集、推廣平臺和具有全國知名度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相關數據顯示,僅2023年上半年,東郊記憶新開了近100家店鋪,涵蓋潮流服飾、多元餐飲、精品文創等行業及品類;已有超400萬人次前往東郊記憶。其中,三大時間節點可謂人氣滿滿:春節期間人流量達16萬,同比增長30%;五一假期期間人流量達23萬,同比增長60%;端午假期期間,人流量15萬,同比增長45%。
上一篇:“高顏值”老賴:并非從事不良職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