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在福州省、市級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發布的現制咖啡檢測報告顯示,福州市20家咖啡銷售門店銷售的59款現制現售咖啡均檢測出含較少...
近日,在福州省、市級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發布的現制咖啡檢測報告顯示,福州市20家咖啡銷售門店銷售的59款現制現售咖啡均檢測出含較少量的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
在多家媒體發起的討論話題下,該致癌物讓不少消費者感到擔心,飲用現制咖啡是否對身體健康不利。同時,被檢測的產品包括了瑞幸、星巴克、幸運咖等最為常見的連鎖咖啡品牌,這使得擔憂情緒進一步發酵。
倡導消費者科學、健康地選購咖啡的報告反而引起恐慌。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直接發文辟謠,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丙烯酰胺繼續被列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每日飲用一杯咖啡的攝入量均處在安全范圍之內,只要不長期過量飲用,對人體是無明顯健康風險的。
據媒體報道,瑞幸、星巴克客服均回應表示,其提供的產品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新消費日報表示,任何食品都有可能有致癌物質的存在,談咖啡的致癌風險一定要和劑量相結合。離開了劑量去談致癌,是不科學,是不合理的,也沒有臨床的數據去支撐。
實際上,在該份聯合檢測報告原文中已為消費者進行了詳細解釋。報告稱,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是食物在煎、炸、烘烤等高溫加熱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炸薯條、烤面包和烘焙咖啡豆都有可能產生一定量的該物質。
曾有研究表明,“丙烯酰胺”的致癌劑量大約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2.6微克至16微克。不過由于其在動物的實驗中存在潛在的致癌性,對人體的致癌證據不足,因此我國暫未對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
在檢測中,59款現制咖啡飲品所含的丙烯酰胺比例較低,即便是含量最高的“瑞幸咖啡”每杯丙烯酰胺含量僅為10.2微克,而丙烯酰胺含量最低的品牌“肯德基”每杯含量僅為3.39微克。
經過換算,半數以上品牌每千克咖啡飲品所含的丙烯酰胺均已超過16微克的安全臨界值。但實際上,并不會有人每天飲用上千克的咖啡飲品,正常一杯標準咖啡飲品容量普遍在250ml~350ml。
正如不少科普人士、網友調侃所言,想要達到致癌風險,需要每天喝10公斤以上的咖啡才能實現,正常飲用一杯咖啡并不會增加患癌風險,反而是油炸烘焙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攝入風險更高。
聯合檢測報告特意展示“丙烯酰胺”檢測結果,是希望能夠推動相關部門制定丙烯酰胺相關標準,促進相關生產經營企業改進工藝和條件,進一步減少丙烯酰胺的形成,同時幫助消費者正確認識風險并客觀理性對待。
新消費日報發現,相較于丙烯酰胺,多數風味咖啡飲品中普遍含有較多的糖和脂肪,飲用咖啡后需要注意每日糖和脂肪的攝入上限,不要增加身體消化負擔。
同時,該檢測報告也透露出一些好消息,被檢測的59款現制咖啡均未檢出含有反式脂肪酸,且咖啡所添加的奶及奶制品質量均較好,符合國家規定。
實際上,“咖啡致癌”的話題也曾在2018年、2022年先后發酵,但究其根本仍然是丙烯酰攝入胺劑量遠無法達到風險閾值,以及丙烯酰胺致癌風險是否存在還有待討論。
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示,丙烯酰胺為2A類致癌物,有致癌的可能性但也不一定致癌。只是個別媒體自媒體對評測結果中的丙烯酰胺做片面宣傳、斷章取義,引起輿論風波,誤導消費者,產生了不必要擔憂。
上一篇:老太視頻連線普京:雞蛋價格太高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