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又到一年寒冬,羽絨服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的冬季必備。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今年羽絨服因價格問題在網絡上頻繁引發網友熱議,國產羽絨服漲價國產...
又到一年寒冬,羽絨服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的冬季必備。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今年羽絨服因價格問題在網絡上頻繁引發網友熱議,“國產羽絨服漲價”“國產羽絨服賣到7000元”等話題更是沖上微博熱搜。
在這場熱議中,國內頭部羽絨服品牌波司登(03998.HK),自然也成為了消費者“聲討”的對象。
近年來,波司登確實在積極進行品牌轉型,而這也讓波司登陷入了高端化轉型挑戰之中。
(一)波司登尋轉型升級
波司登創立于1976年,最開始只是做來料加工與貼牌加工的生意;1992年11月,創始人高德康注冊了自有羽絨服品牌“波司登”。
而在2017年之前,波司登是一家經營多元化業務的集團化公司,旗下除了羽絨服外,還經營貼牌、男裝、女裝、童裝、工裝等多個服飾品牌。
2018年,彼時經營不佳的波司登開始尋求業務轉型,企業決定重回主業主品牌——波司登品牌,提出“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收縮多元化”戰略。
為此,波司登在主品牌的設計、營銷、渠道、供應鏈等方面,都做了不小改變。
根據波司登最新發布的財報,截至2023年9月30日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收74.7億元,同比增長21%;凈利潤為9.2億元,同比增長25%。
從營收結構來看,品牌羽絨服業務仍為集團最大收入來源,收入約為49.4億元,占總收入的66.1%;貼牌加工管理業務收入約20.4億元,占總收入的27.3%;女裝業務收入約3.9億元,占總收入的5.3%;多元化服裝業務收入約9640萬元,占總收入的1.3%。
看起來,轉型后的波司登業績表現似乎不錯,但實際上這背后依然是暗藏隱憂。
今年11月28日,公司管理層接受媒體群訪、回答提問時,波司登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兼波司登事業部總經理芮勁松坦承,受暖冬影響,因為今年10月同比去年溫度更高,所以公司“經營壓力也更大”,但11月整體銷售情況好轉,雙十一期間銷售也有較好增長。
另外,從存貨來看,截至2023年9月30日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報告,波司登存貨為38.73億元,同比增長12.78%。
年報來看,從2020財年起,波司登的營收增速有所下滑,2023財年實現收入167.74億元,同比增加3.5%;同期實現凈利潤21.39億元,同比增長3.7%。營收與凈利潤的同比增速均創下波司登近7年以來新低。
二級市場上,截至2023年12月21日收盤,波司登股價為3.48港元/股,總市值為379.52億港元,與巔峰時期的6.25港元/股,已經接近腰斬。
(二)五年營銷費用超200億
前面提到,波司登從2018年重點聚焦羽絨服主業,開始品牌的轉型升級。也就是在這一年,波司登開始進入漲價時代。
根據國信證券研報,2017年波司登品牌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占比為4.8%,而到了2018年,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占比上漲至24.1%。
另據東興證券研報,2017年,波司登品牌轉型之前,產品吊牌價平均在1000元-1100元,自2018年起價格帶持續上移,到2021年,吊牌價的均價上漲到1800元左右。算下來,波司登羽絨服吊牌均價四年漲了63%-80%。
關于價格上漲,波司登也給出過相應的回應。
在2022年6月財報電話會議上,波司登首席財務官、副總裁朱高峰曾表示:“過去5年,波司登總體平均價格的漲幅都是雙位數。2017年品牌轉型前,波司登吊牌價均價約為1000元-1100元,2021年達到1800元左右。但我們的銷量穩中有升,所以總體來看,我認為大家對漲價還是認可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波司登曾推出過上萬元的“登峰”系列,今年波司登又推出一款戶外長款鵝絨服,定價為7800元,推出后也引發了市場較大爭議。根據波司登天貓旗艦店數據,該款產品券后價格為7419元,目前銷量僅兩位數。
不過,整體的價格上漲,也讓波司登的毛利率顯著提升。財報顯示,目前波司登品牌羽絨服毛利率基本維持在65%以上。
而在營銷層面,為了給消費者強化“專業+時尚”的高端品牌形象,波司登也十分大手筆。
比如聘請曾供職于愛馬仕、Prada、Versace的設計師,出版聯名款;登陸國際時裝周、與頂流明星合作;聯合南極科考推出專業保暖系列;加拿大鵝與波司登都推出了“極寒試衣間”項目等等。
在代言方面,波司登的品牌代言人不僅有易烊千璽、楊紫這樣當紅的影視明星,還有滑雪天才谷愛凌,登山家夏伯渝等等。
這也體現在波司登的財報上。財報顯示,近五個財年以來,波司登廣告宣傳費用等營銷開支水漲船高——從2019財年的34.4億元上漲到2023財年的61.25億元,五個財年的廣告營銷開支高達248億元;銷售費用率基本保持在35%以上。如果再加2023/24上半財年的20.3億元,5年半的廣告營銷開支高達268億元。
(三)是否流失了大眾市場
重回波司登主品牌后,波司登的品牌形象確實也得到了改變,變得更加時尚、更加高端。然而,這是否也讓波司登離大眾市場越來越遠?
畢竟,目前我國的羽絨服市場還是主要以大眾市場為主。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根據2021年艾普思咨詢數據,通過分析國內某主流電商平臺羽絨服交易數據發現,消費者購買羽絨服價格最多的是在200-500元這個價格區間,1000元以上的羽絨服銷量占比不到5%。
此外,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大部分中國消費者更愿意購買價格在1000元以內的羽絨服,最集中的價格段是400-600元,只有3.3%的消費者選擇1500元以上價位。
事實上,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從均價測算來看,2021年羽絨服整體均價為550元/件。而波司登吊牌均價1800元,這個定價可能是大多數消費者都難以接受的。
從波司登的產品矩陣看,在羽絨服板塊,其實波司登除了主品牌外,還擁有中端的雪中飛品牌以及低端的冰潔品牌。
不過,從營收來看,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最新半年業績,波司登品牌實現營收44.2億元,雪中飛為2.7億元,而冰潔收入同比大跌65.3%至0.1億元。
顯然,雪中飛和冰潔這兩個羽絨服品牌對波司登的營收貢獻很有限,這意味著波司登依舊沒有打開中低端市場。
而在大眾市場里,其實已經跑出了一批玩家,比如主打性價比的鴨鴨在2022年銷售額突破了100億,雅鹿也通過線上渠道實現了數十億的營收規模,還有更多的網紅品牌也都在大眾市場中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至此,波司登也處于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盡管主品牌高端化有一定成果,但要夯實高端品牌形象,還需要持續投入去培育用戶心智;而在市場空間較大的大眾市場,雪中飛與冰潔競爭力較為缺乏,導致波司登不占優勢。
小結
以平價親民策略起家的波司登,在2018年戰略轉型后,改變了企業的發展軌道。如今,波司登因價格問題頻繁引發市場關注,企業或許也應通過產品質量與設計,給予市場更積極的回應。
上一篇:住建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