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下,哈爾濱已然成為網紅城市頂流,在人們關注又一個現象級熱潮的同時,去年出圈的山東淄博也重回大眾視線。兩個網紅旅游城市,到底因何出...
當下,哈爾濱已然成為網紅城市“頂流”,在人們關注又一個現象級熱潮的同時,去年出圈的山東淄博也重回大眾視線。兩個網紅旅游城市,到底因何出圈,又有何異同?面對熱潮的降溫,淄博是否做好了新的準備,在2024年繼續締造流量神話?
從哈爾濱到淄博,帶著種種問題,記者對話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嚴旭。他告訴記者,淄博因燒烤出圈實屬意料之外,但淄博持續火熱卻是意料之中。
如今,當哈爾濱接過淄博遞來的“流量接力棒”,作為淄博文旅事業、文旅產業發展的親歷者,嚴旭在送出祝福的同時,也在對比中看到了淄博文旅和哈爾濱存在的差距……
哈爾濱火起來,淄博什么心情?
嚴旭:起到示范作用,由衷為哈爾濱感到高興
記者:不少網友表示,在哈爾濱文旅爆火的今天看到了淄博曾經的影子,您作為淄博文旅主政者之一,現在是怎樣的心情?
嚴旭:我們非常期待看到更多別的城市也能經歷淄博當時的火爆,尤其此次哈爾濱獲得高熱度,我們由衷為他們感到高興。
作為淄博文旅人,其實并沒有眼紅當下哈爾濱的旅游熱潮,相反我們認為哈爾濱能火起來,用自己實際行動讓流量持續,這給更多城市包括淄博,都起到了很強的示范作用。
記者:如何理解這種示范作用?
嚴旭:比如哈爾濱線上線下做的旅游推介,切實改善城市服務質量,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尊重游客的精神,都是淄博乃至很多城市文旅部門可學習借鑒的。
哈爾濱推出的甜豆腐腦、凍梨切片雕花,受到網友“調侃”,當地還邀請鄂倫春族群眾巡游,和其他城市聯動互贈特產,其實這都是尊重游客,提升服務質量的表現。所以同為文旅人,我們不是眼紅哈爾濱,而是祝福哈爾濱,為哈爾濱感到高興。
記者:您如何看待網絡上關于這個冬天“海南最大的競爭對手竟成了爾濱”的說法?
嚴旭: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進入了“旅游下沉時代”。過去大家天然認為游客們會冬季南遷,到溫暖的城市避寒。但現在不一樣了,在旅游產業下沉時代,游客們反而被不同城市特殊的煙火氣、特有的文化現象所吸引,而不再局限于季節性旅游遷移。
所以,作為北方城市的哈爾濱,能在這個冬天反向吸引南方游客,就是因為人們看到了這座城市的冰雪魅力。這是個好現象,因為這給更多看似不起眼的小城提供了可能。這也意味著,哪怕是旅游資源不豐富的城市,都能因為某個突然的原因火起來。
比如憑借電視劇《狂飆》火起來的江門,因為舉辦“村超”火起來的貴州榕江等,因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不斷變化,所以任何城市都有它可能爆火的5分鐘機會。但更重要的是,熱度來臨時,這個城市能不能接得住“潑天的富貴”。
記者:作為更早火起來的網紅城市,有什么想對哈爾濱說的?
嚴旭:機會留給有準備的城市,游客會拿著放大鏡去挑剔,但哈爾濱的口碑有目共睹。這背后是基于哈爾濱過去一年的準備,不斷提升城市服務力,升級產品,滿足游客需求,所以淄博祝福他們,也會和他們共同努力。
工業城市淄博何故因燒烤走紅?
嚴旭:因燒烤火是意料之外,但持續火是意料之中
記者:淄博作為傳統的工業城市,在去年因燒烤爆火,這在當地政府的意料之中嗎?
嚴旭:因燒烤而火在意料之外,但持續火下去卻是意料之中。其實淄博有自己的文化名片,如陶琉名城、足球發源地和博山菜,但這些都和燒烤無關,所以確實沒想到淄博會因燒烤火。
事后我們分析原因,去年3月4日大學生開學后,我們意外發現進入淄博的周邊人口增多,更奇怪的是大多為學生群體,又都奔著吃燒烤去。
但后來再一想就想通了,因為周邊大學生重返校園后,正好趕上春夏吃燒烤的季節,而淄博燒烤便宜實惠,所以吸引來了很多大學生。接著,學生們在網絡自發打卡宣傳,淄博燒烤業隨之出圈。
記者:淄博火熱,有人認為背后有文旅部門親自下場推動?
嚴旭:要看“推動”這個詞如何理解,并不是做網絡推手,而是做城市服務質量提升的推手。
我們推崇“全域旅游”“主客共享”的發展理念,所以淄博文旅并非只為吸引游客刻意打造,最終目的是把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做好,整個旅游資源提高。這樣一來,不僅游客能享受更好的旅游體驗感,淄博當地百姓的生活水準也能提高。
現在流行的“City Walk”理念我很認同,游客到別的城市去,是為了感受這個城市的煙火氣,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氛圍。而在淄博,游客看到的城市風貌、市民精神,都不是惺惺作態而是原本如此。淄博的景區也并非只為吸引客人而建,不讓當地老百姓參與其中。
所以在“主客共享”的理念下,淄博發展文旅是人人共享,人人共建,絕非借勢營銷或弄虛作假。
熱度持續半年,淄博憑啥接住“潑天富貴”?
嚴旭:我們聽勸
記者:很多人評價淄博火起來的根本,在“政通人和”四個字,您如何理解?
嚴旭:我們很感謝網友對淄博給出這么高的評價。但淄博能把旅游服務做得讓大家滿意,背后離不開各個部門的通力配合,各司其職。另外我們也發現,其實多去看看網友的發言、評論,多關注游客的聲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有個切身體會,當初官方自己為游客做了很多旅游攻略,但后來我們發現,游客在網絡分享自己做的攻略還要更好,于是我們也把游客的攻略加進來。這就說明,游客本身對旅游城市的了解并不匱乏。所謂“政通人和”,其實就是能關注老百姓的訴求,再把他們合理的建議盡可能好又快地落地實施。
記者:淄博政府部門真的會認真看網友的建議和評論?
嚴旭:當然會看,而且重點去看那些不好的、挑毛病的留言。包括各種網絡平臺,我們都要關注網友的建言獻策,有人提出問題,我們就去核查整改,有人給出好的建議,我們就開會討論可行性。用現在的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淄博聽勸。
比如說我們推出的“海月龍宮燒烤體驗地”,其實最初想法就來自網友建言。當時有人建議推出“燒烤節”,我們局聯合市商務局等多部門開會討論,基本當場就決定把網友的建議落地,會后幾天籌辦方案就大致確定。準備月余后,“海月龍宮燒烤體驗地”趕在“五一”假期順利和游客見面。
記者:淄博現象級旅游熱潮從去年4月初持續到國慶假期后,是什么支撐了熱度持續?
嚴旭:一方面是淄博能不斷適應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淄博能不斷滿足游客的實際需要。淄博作為千年古城,游客因為燒烤來到淄博后,他們不僅只吃燒烤,還會拿著放大鏡去看這個城市,一邊考量城市服務質量,一邊挖掘城市更多旅游資源。很多人來吃燒烤后,又關注到淄博的陶琉藝術,點滴文化特色被發掘出來,自然能長時間吸引游客。
當然,淄博能受到廣大游客的好評,背后也離不開我們市場主體的誠信經營、友好待客,甚至是普通的市民朋友都能自發組織起來,維護城市形象,努力接待客人。這不得不提到刻在我們山東人骨子里的東西,在長期的齊文化熏陶下,熱情、實在、禮貌待客等品質成了基本,這不是一天兩天能裝出來的。
總結起來,淄博能持續受到關注,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美、物好、心齊”。
淄博熱度退潮,未來如何應對?
嚴旭:不可能永遠站在流量頂峰,對比哈爾濱我們仍有差距
記者:你會覺得現在淄博熱度流失了嗎?
嚴旭:流量能上去就必然會衰減,不可能永遠站在頂峰,這是規律也在意料之中。但這種熱度流失只是相比于前期的峰值。經過這一輪游客對淄博的關注,相比于往年同期,現在淄博的游客數量已經增加了很多。
我們數據來說話,前段時間攜程發布的《2024年元旦跨年旅游報告》顯示,淄博在新年元旦已然排在國內十大黑馬跨年目的地首位,旅游訂單量增幅超1628%。這放在過去不敢想。
記者:熱度過后,我們是否有復盤淄博文旅事業發展的不足?
嚴旭:肯定存在不足,就拿哈爾濱來比,我們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說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作為一般的工業城市,定位的游客大多是商旅客人,所以酒店數量就跟不上,和很多省會城市、旅游城市比,這是明顯的短板。
第二個就是我們核心景區缺乏,到現在淄博沒有一個5A級景區,這一點也是我們今后重點要完善的工作。第三就是我們已經進入休閑度假的旅游時代,但淄博的休閑度假設施還不足夠,還沒有完善的城市服務街區,這些都是我們要提升和改進的地方。
記者:所以今年淄博文旅產業的發展重心是什么?
嚴旭:我們把2024年作為我們的產業發展年,這一年要把重心放在發展旅游產業上,盡力推出一批更高級別的景區,同時不斷提升旅游設施。一句話總結,就是希望游客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再到淄博來,來體驗一個不一樣的淄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