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前,備受關注的阿根廷懂王哈維爾·米萊,正式宣誓并就任總統,而且他上任第一天,就放了大招:將內閣原本的18個部門,一下子砍掉了一半。...
日前,備受關注的阿根廷“懂王”哈維爾·米萊,正式宣誓并就任總統,而且他上任第一天,就放了大招:將內閣原本的18個部門,一下子砍掉了一半。
阿根廷總統辦公室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米萊的辦公照片,并且表示,米萊總統已經簽署總統令,將原來18個部門削減至9個,這也意味著他要兌現自己“大刀闊斧”改革,大力削減政府部門的競選承諾。
據媒體報道,米萊這次將阿根廷政府重組為9個部門,他本人任命了1名內閣首席部長和9名部長,其中直接裁撤了7個部門,并且將勞工部、教育部、社會發展部合并為“人力資本部”,此外他還計劃裁撤衛生部,不過最后一刻決定保留。
這算是米萊兌現了自己的一個重要承諾,不過外界更關心的是他另外兩個承諾:是否廢除阿根廷比索、改用美元,以及“休克療法”。
據阿根廷《號角報》報道,米萊在就任后的首次演講中,宣稱阿根廷“別無選擇”,只能通過“劇烈、痛苦的財政休克療法”來緩解經濟危機;隨后他還向支持者保證,將進行“大幅度的變革”并且“重建國家”。
不得不承認,米萊的話,說得很漂亮,這也是他作為一個政客、節目評論員、娛樂圈人士所具備的基本能力,但是他真的能拯救阿根廷嗎?
事實上,很多觀察人士都不看好米萊。一方面,阿根廷的經濟問題,可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問題,不是一套簡單的激進改革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如果能用一次改革就能解決的經濟危機,那不叫危機;正因為正常的方式無法改變,所以才叫危機。
另一方面,“休克療法”并非“萬靈神藥”,甚至不是“藥”。確實有國家曾經依靠“休克療法”走出困境,比如立陶宛、愛沙尼亞等國,但那是表象;這些國家都有一個特點:國家小、人口少,西方國家只要從牙縫里剔出一點殘渣,就足夠這些國家活得非常滋潤,而那些稍微大一些的國家,比如烏克蘭、俄羅斯,曾經的休克療法最后得到的是什么下場?
阿根廷是南美最大的國家之一,人口眾多,這樣的情況下實施休克療法,再加上米萊要實施“器官買賣合法”和“自由持槍”,要說他在搞“人類清除計劃”也不是沒有人信。
歷史的實踐其實早就告訴我們,西方那一套經濟理論,其實大多數時候并不具備普適性;米萊如此迷信“休克療法”,認為這是對付“庇隆主義”的最佳手段,那我們只能說,阿根廷從當年“發達國家”一路跌回到“發展中國家”,不是沒有理由的,這些政客就是最大的理由。
當然,對于米萊,我們最關心的還是一件事:他會不會犧牲中國與阿根廷的關系,去討好美國。說真的,這個概率還是很大的。米萊毫不掩飾自己的親美立場,也意味著他無法拒絕美國的要求;盡管米萊此前收斂了一些極端的態度,但也做了一些討好美國的事情,比如宣布不會加入金磚國家組織。其實對于這樣的一個國家,我們也沒必要過分在意,斷絕與我們的合作,損失的是阿根廷,而不是我國。
上一篇:澤連斯基現身阿根廷總統就職儀式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