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連狗咬人的世界都不能想象,人咬狗的世界不適合你,找個男人嫁了吧。港劇《新聞女王》的總監制鐘澍佳沒想到,短短幾天內,劇中男主角梁景仁...
“連狗咬人的世界都不能想象,人咬狗的世界不適合你,找個男人嫁了吧。”
港劇《新聞女王》的總監制鐘澍佳沒想到,短短幾天內,劇中男主角梁景仁的這句臺詞已經成為最新的網絡流行語,并被網友封為“最惡毒的職場罵人話”,在各個社交媒體上流傳。作為經驗豐富的電視劇導演,在設計劇本和臺詞時,他和幕后工作人員確實會刻意設計一些戲劇化的臺詞,來加強氣勢,或引出整部劇的命題,也能大概預測出哪些臺詞會變成“金句”。但這句臺詞的走紅,依然是他沒能預料到的。
同樣,也很少有人能預知《新聞女王》的火爆。這部由優酷和香港TVB(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視劇,由佘詩曼、馬國明等港劇“戲骨”主演。該劇11月17日在優酷剛剛上線,卻已經因為犀利的臺詞和情緒飽滿的演技頻頻登上熱搜。除了臺詞中的金句,劇中對女性職業形象的刻畫,對職場殘酷性的描繪,以及全體角色“不談戀愛,只談事業”的精神狀態,都引發了觀眾的熱烈討論。截至12月4日,豆瓣網友對《新聞女王》的評分是8.2分,這是個相當不錯的分數。
臺詞痛快犀利,劇情干脆利落的《新聞女王》火了,但它本來并不能算是生逢其時。因為故事發生的背景——傳統新聞行業已經不是一個朝陽產業,很難在題材上得到觀眾先天的青睞。另外,《新聞女王》的出品方,以出產精良港劇著稱的TVB也遇到了發展瓶頸,正處在努力求生的掙扎狀態之中。在嚴酷的大環境之下,《新聞女王》逆流而上,在制作上依舊堅守了港劇那種寫實、專業又不失生活化的風格,將生活中的現實感注入經典的職場故事之中,也恰好切中了現在在職場中彷徨、焦慮的觀眾們的內心情緒。
在經典故事中注入現實感
雖然是以新聞業為背景,但《新聞女王》的內核還一個經典的職場故事:新聞機構SNK-NEWS的兩大電視主播文慧心和梁景仁互為勁敵,以各自的新聞團隊為基礎互相斗爭,搶奪新聞。與此同時,業務能力突出的主播張家妍厭惡辦公室政治,不愿加入任何一方的團隊。但高層卻謀劃著扶持張家妍變成第三股勢力,以平衡公司的人事。在壓力極大,內耗不止的工作環境中,現實主義者、理想主義者和只想謀生的一派以群像的方式出現,他們都在努力生存,踐行著各自對新聞工作的理解,以報道最快最好的新聞為目標,或去爭取業績,或者去實現理想。
這個故事聽上去并不算特別新鮮,事實上,早在二十多年前,這個故事就在監制鐘澍佳腦海里構思成型了。2000年前后,還在TVB做導演的他已經把目光就投向了當時還在興旺發展的新聞行業,想做一個關于新聞業的電影,甚至在當時,他就與一位新聞系畢業的編劇合寫過一個相關的劇本。但不久后,鐘澍佳被更大的市場感召,“北上”至內地與兩岸三地的合作者拍攝影視劇,暫時離開了香港的環境,而且一走就是十多年。最近,再度回到TVB工作的鐘澍佳成立了TVB77工作室有限公司,致力于精品劇集的創新和打造,于是他決定,還用過去構思過的這個故事創作一部嶄新的關于新聞職業的電視劇。盡管時過境遷,新聞行業的生態已是天翻地覆,自媒體流行,專業媒體的權威性也被大大削弱,但他覺得,還是要有人來描繪這個在他心中比較神圣的行業,也仍然應該具有其權威和專業性的職業,用職業劇的形式是最好的。
想拍好一部關于新聞行業的職業劇,首先要對現實本身做一種適當的反映。常年鉆研電視劇制作的鐘澍佳知道,如果完全寫實地按照記者、主播的生活去拍攝一部電視劇,內容一定是枯燥的。于是,他首先使用的方式是選取大量真實性極強的新聞報道,體現這種現實感。劇中的新聞取材都具有相當的真實感,包括巴士事故致人死亡,精神病患者襲擊人,大樓意外火災等案件,很多細節都取材于人們日常經常看到的災難新聞,能夠讓人身臨其境。
除此之外,職業劇的劇本本身,也要對新聞行業本身的現狀做徹底的反映。為此,《新聞女王》的團隊找了不少新聞主播、攝影師、記者和工作人員進行采訪,得知了新聞從業者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并將這些細節寫入了劇中。比如,這部劇的主演“沒有一個是戀愛腦”,只關注事業的狀態,正是取材于新聞行業人員工作時間不固定,無暇戀愛的真實狀態。此外,劇中經常在外跑新聞的主播張家妍穿平底鞋、背斜跨包的形象細節,也都取材于真正的新聞工作者。一些觀眾還發現,張家妍在好幾集的時間里都穿著一模一樣的襯衫、牛仔褲,實際上這就是主播、記者在外跑新聞的常態。
除了以現實作為故事的基礎,團隊也非常重視對港劇經典“基因”和港劇文化的保留,在這部劇中,被網友津津樂道的“大女主故事”,可以算是港劇中原本就有的一大特色。在鐘澍佳看來,港劇中的女性角色如此突出,其實本身就是香港社會一直以來的現實反映。在他印象中,從小到大,身邊香港女性一直是獨立大方、重視事業的,她們辦事認真嚴肅,能夠在職場做到很高的位置,他自己在職場中都遇到過不少女性領導。因此,刻畫起這些就在身邊的女性的形象,他們絲毫不感覺費力。
不斷打磨的劇本和情節,最終也能體現到演員的表演上。劇中,觀眾們熟悉的TVB面孔——佘詩曼、馬國明、高海寧等人都需要扮演電視主播,為求真實,他們都經過了嚴格的培訓,要向專業主播學習所謂的“新聞腔”。在練習時,他們會把自己的播報內容用手機錄下來,發給真正的主播參考,讓專業主播們指出他們身上有哪些問題,再去改進。通過不懈努力,演員們最終都學會了“主播范”的播報。鐘澍佳還提到,他對女主角佘詩曼在拍攝時的表現印象特別深刻,她會一遍遍調整自己講臺詞時的語氣,力求精準拿捏那種嚴肅、權威但又不失人情味的口氣。這種精益求精的努力,讓她還原了一位“新聞女王”的氣場。
TVB港劇的變遷
21世紀初,離開香港之后,鐘澍佳暫時遠離了港劇這個領域。如今,他回歸TVB后,除了繼續拍戲,也想憑借過去的經驗,在制作、播出等方面為TVB打造一個可以和更廣闊的資源進行合作的平臺,出去闖蕩的經驗,讓他有了對更大的市場的實感,他想將這些經驗反哺到港劇身上。“(TVB)單靠香港這700萬人口的市場是不足夠的,從大灣區一直到整個亞洲,我們都要多嘗試一下,多跟內地、海外平臺合作,多做一點更有想象空間的東西。”鐘澍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1967年,TVB正式開播,成為香港首家擁有無線電視牌照的商業電視臺。上世紀八十年代,TVB也開始了向全亞洲高速擴張發展。1980年前后, TVB開始將工作重心鎖定在電視劇制作上。從那時起,TVB開始全面制作一系列原創電視劇,與同樣制作電視劇的“亞視”展開競爭。一開始,TVB在劇本方面選擇了比較穩妥的文學改編,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決策,很快,改編自金庸小說的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等開始火爆,立刻獲得了廣泛受眾。當時,內地剛剛改革開放,電視業尚待發展,而TVB一馬當先,出品的電視劇很快風靡了整個華語地區。
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已經打下基礎的TVB電視劇進入穩定發展的成熟時期,開始更加重視對當代題材的涉獵,陸續出現了生活劇、職場劇甚至科幻、穿越劇等各種形式的內容。因為香港本身就是國際大都市,快節奏的生活,壓力巨大的職場都是市民生活的真實反映,因此,描述不同職業生活的TVB的職業劇便成了吸引觀眾的一塊金字招牌。描寫警察形象的《刑事偵緝檔案》,法律工作者生活的《壹號皇庭》,講述醫生故事的《妙手仁心》全都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職業劇中的女性角色與如今正在熱播的《新聞女王》一脈相承,每個角色都是獨立自強,富有魅力的,不少80后、90后女性,當年正是看著這些女性的形象在職場,去想象自己未來身處的職場,選擇自己的專業的。
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TVB就頗有預見性地辦起了培訓演員的“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提前為節目和劇集儲備人才。如今已經成為影帝的劉德華、梁朝偉,都是從這個訓練班走出來的。后來是二十多年里,TVB的劇目可以說是播一部火一部,成為真正的造星工廠,甚至連當年在《鹿鼎記》中飾演胖頭陀的配角演員車保羅,都能憑借精湛的演技和特色外形,被觀眾一直銘記到現在。但伴隨著大眾觀劇習慣的變化,以及制作平臺影響力的變化,這種“造星能力”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人們如今津津樂道的TVB演員,幾乎仍然是在TVB的輝煌時期參演電視劇、年紀在40歲以上的那一批“中年戲骨”。這并非TVB一家所遇到的問題,而是時代大潮的裹挾,隨著互聯網視頻的發展和影視制作重心的轉移,傳統的電視劇內容和播放方式對觀眾的吸引力注定會被轉移和分散。
為了生存,TVB近年來一直在運用演員的情懷和影響力,拓展電商、直播帶貨等業務,但收效并不顯著。看著TVB的電視劇長大的一代粉絲,對此也頗感唏噓。
幸運的是,多年前積累的好內容依舊會受到青睞,大概從2013年開始,隨著各大視頻網站平臺對港劇內容的購買、播放,以及不斷參與到劇集的合作拍攝、宣傳之中,港劇面臨的困難似乎開始有了轉機。而在此時,《新聞女王》的回歸和火爆,終于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一點港劇復興的味道。
網絡時代,港劇的“新玩法”
《新聞女王》火了之后,鐘澍佳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網上翻看網友的評論和彈幕。他非常關注甚至喜歡看那些“罵”這部劇的留言,因為透過這些肆無忌憚的表達,他才能知道,團隊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進的,哪些劇情還沒有寫到位。之前在彈幕里,他看到不少人會問,在劇中,為什么發生緊急事件的時候總是記者先到,警察后到?而鐘澍佳說,其實這個細節在香港是完全真實的。“因為香港地方小,媒體多,每個媒體都有一個做突發的團隊,新聞發生的時候,他們都要最快地趕到現場。”不過,聽了網友的疑問,他會開始考慮,以后再拍攝這樣的情節時,可能要考慮加上一點細節和解釋,更加精益求精一些。
做好網絡渠道的觀察和研究,早已是電視劇行業必須面對的日常,從鐘澍佳對網絡評論的反應,也能看得出《新聞女王》整個團隊對網絡傳播的重視。而《新聞女王》順利出圈,獲得熱度,也與傳播方式從傳統電視向社交網絡的傾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部劇11月17日先在優酷進行網絡首播,網絡播出3天之后,才開始正式在TVB旗下的翡翠臺播放。此時,一些劇情中的金句早已透過微博、小紅書、抖音等自媒體的傳播,不停發酵。那句引發討論的“找個男人嫁了吧”正是發生在第二集中的劇情。這樣,一邊播出一邊制造話題,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除此之外,觀眾們也能明顯地看到,《新聞女王》在經典港劇的風格之外透露的新鮮感和時代感,因為編劇團隊是以年輕人為主,他們也大膽地將他們對現實的觀察放入了劇中。劇中高層“飛爺”不再被塑造成那種端著咖啡的傳統形象,而是變成了一位奶茶不離手的中年人,這些趣味性的細節立刻引發了諸多討論,甚至有人開始研究“奶茶喝多了,血液里會不會都是糖”這樣有些無厘頭的話題。此外,對于人們日常經常能夠觀察到的水軍、網暴等互聯網新聞前沿的話題,劇情中也都有體現。
《新聞女王》這種明顯帶有網感,但又不會過分夸張的玩法,也得到了劇中演員的認可和配合,他們自覺地加入到與年輕人的溝通中。在劇里,這些明星本來是扮演專業、颯爽的新聞人,但是到了劇外的宣傳期,他們又愿意積極地加入與網友的互動中,學習一些網絡流行語,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飾演女主角的佘詩曼最近一直以“新聞女王”的形象和優酷網的官方微博進行互動,用“女王還是女海王”的話題不斷開玩笑。飾演男主角的馬國明除了在劇中甩狠話,還會及時貼出自己的表情包,配合劇中機關算盡的形象,自稱“心眼子”很多。
在互聯網的幫助之下,《新聞女王》獲得的影響力和口碑,同樣也反哺了該劇在傳統電視播放中的收視率。目前,該劇尚未播完,但根據TVB的數據,該劇第一集的電視首播最高收視率達到了23.4點,已經與2023年TVB最受歡迎電視劇的收視率持平。雖然這個收視率還未能達到多年前TVB最輝煌時刻的記錄,但在這個冬天,結合了經典與新意的《新聞女王》的出現,已經給了喜歡港劇的人們驚喜和安慰,它如同一束耀眼的煙火點亮了觀眾們的視野,也照亮了人們對港劇的信心。
上一篇:寧波女子銀行賬戶突然多1000萬元 感覺信息被泄露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